逃暑崇法寺

城南古寺凉生处,草色遥连孝子墓。

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

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

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镌麻纸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避暑于崇法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首句“城南古寺凉生处”,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草色遥连孝子墓”一句,不仅描绘了远处草色与孝子墓相连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追忆。

“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雨后棋局上的青苔与晴天袈裟挂在芭蕉树上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隐喻了佛法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里,棋局与袈裟分别代表了世俗与宗教的生活方式,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和内在的统一性。

“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两句,提到了过去僧侣们修行的场景,以及特定的历史人物,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阇黎是僧侣中的尊称,白业通常指清净的修行,会公与舒王椄则是具体的人物名称,他们的存在为寺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镌麻纸帖”两句,表达了对当前情景的感慨。影堂空寂,只有石上的麻纸帖还保留着往日的痕迹,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崇法寺在不同季节下的景色,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鄞女墓

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

寺西幽修云覆土,知葬舒王下殇女。

百年光尘事事新,皇子夫人墓作邻。

民间厌胜祈新鬼,稚鬼久随风雨陈。

去来似尔勿复道,白下钟山梦中老。

形式: 古风

五言近体二首(其一)

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

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

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

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五言近体二首(其二)

月离孤嶂雨,寻梦下山川。

野冢埋鹦鹉,残碑哭杜鹃。

妓收中使客,民买内医田。

到此闻邻笛,离情重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忆山中人

兹夕发清啸,为君楚舞终。

西风五陵梦,凉露九霄中。

野逻烟常起,溪流榜不通。

天阴无乳兔,林尽见飞鸿。

湿湿云垂发,丸丸树偃弓。

剑歌玄武莫,尘语白鸥空。

祇有淮南泪,应沾青桂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