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二)

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

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

似我摇落馀,独拄万象靓。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涨之后,城市、河流、山峦、船舶、楼宇以及自然界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哲理思考。

首句“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以云彩与水面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着,“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描绘了山峦倒映在水中,船舶密集地停泊在岸边,展现出水涨后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则通过一座孤独的高楼和一株残存的柳树,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诗人自比为“似我摇落余”,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难以拯救整个群体的命运。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弱者的同情。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无奈和愤怒,他试图通过歌唱和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似乎无法改变现状。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穿透云层,照亮远方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诗人希望这光芒能够照耀到更远的地方,带来改变和救赎。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打破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描绘了广阔的郊野如同一片宁静的大湖,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呈现出一片和谐与安宁的景象。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则警示人们堤坝即将崩溃,水流东去的力量不可阻挡,暗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朱生惠安息香饼酬之以诗十韵

病馀情不绮,春国我今禅。

频迓希夷梦,抵游兜率天。

蛛丝风袅袅,兰瓣露娟娟。

庄叟止虚白,扬雄著太玄。

花雏沈水盥,邻闼小红弦。

痴绝望相怨,因之吟可怜。

自今习蒲衲,所寄但云泉。

老屋松根雨,神幡艾纳烟。

且安眠细腻,略领味疏妍。

惭愧卫叔宝,河阳非昔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梵楼

梵楼寂似空山空,空庭古绿吹古松。

古松化烟不化水,月愁烟障烟愁风。

江风过城却当夕,松盖亭亭月初直。

梦中抱瓮坐庭石,酒有松香露来滴。

松露一滴酒一觥,醉看衣影松枝横。

风斜激影作云片,吹上瑶坛鹤背青。

形式: 古风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一)

秋花芳未歇,秋鸟啼其枝。

款念如西风,冥默往与期。

天韬得纯善,深酝穷妙姿。

含贞慎所受,霜雹皆华滋。

斜日动襟带,仰看云逶迟。

陶然寄新悦,宿酒方在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二)

六宇气绵密,物受不相竞。

下及虫鱼微,于天有全性。

鉴理无少蒙,幽邃朗如镜。

远霁岚与生,止水月来定。

养拙守元籥,操古得虚柄。

嗤彼灵自淤,委以拙为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