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
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珍重逢秋莫弃捐" 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到来的珍惜和重视,不愿意让它轻易流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被赋予离别和凄凉的情感。在这里,诗人通过"逢秋"一词,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暗含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
"依依只仰故人怜" 中的"依依"形容是柔和而深长的情感,"只仰"则表现出一种无尽的向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旧友或已逝去事物的怜悯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于共同记忆的缅绵。
"有时池上遮残日" 描述了一幅秋末傍晚的景象,阳光已经西斜,余晖穿过树林投在水面上。"遮残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光阴的短暂。
"承得霜林几个蝉" 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秋夜景象。"承得"意味着接受或者感受到,"霜林"指的是被霜覆盖的树林,而"几个蝉"则是指几只在秋夜中发出的蝉鸣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一种寂寞和孤清的情境抒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怀旧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留恋,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织的佳作。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
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涧户芳烟接水村,乱来归得道仍存。
数竿新竹当轩上,不羡侯家立戟门。
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
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
人间上寿若能添,只向人间也不嫌。
看著四邻花竞发,高楼从此莫垂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