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老翁七十亦何求,尚赖山行散百忧。

擪耳帽宽新小疾,独辕车稳正闲游。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

若论人间长久事,高吟何啻傲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位七旬老翁还有什么所求?他依然依赖山中漫步来排解百般忧愁。
戴上宽松的新帽子,捂住耳朵以减轻些许疼痛,独自驾驶着简陋的车子,享受着悠闲的旅程。
傍晚时分,酒旗在雨中滴落,村庄的集市上显得宁静;野外的寺庙旁,秋意正浓,炊烟袅袅。
如果要谈论人世间最长久的事情,那便是高声吟诵,这足以让人忘却对权位的追求。

注释

老翁:指年纪较大的老人。
山行:在山上行走,可能指散步或游览。
新小疾:新近的小病痛。
独辕车:一辆只有一个车辕的简易车辆。
高吟:大声吟诵诗歌。
傲封侯:视王侯爵位为不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山行》,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在山间漫步的情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态度。首句“老翁七十亦何求”,直接表达了老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他已经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接着,“尚赖山行散百忧”说明他通过山中行走来排解心中的忧虑。

“擪耳帽宽新小疾”描绘了老人戴着宽边帽子,轻轻按压耳朵的动作,可能是为了防止风寒,也暗示着身体状况良好。“独辕车稳正闲游”则写他独自驾车在山路上行驶,享受着宁静与自由的时光。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描绘了傍晚时分,村庄的酒旗在雨中摇曳,田野上炊烟袅袅升起,野寺秋意浓厚,这些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体现了老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若论人间长久事,高吟何啻傲封侯”点明了主题,老人认为真正的长久之事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如高声吟诵诗歌,这种心境超越了世俗的荣华富贵,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翁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文化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山行

闲人日日得闲行,况值今朝小雨晴。

水浅游鱼浑可数,山深药草半无名。

临溪旋唤罾船渡,过寺初闻浴鼓声。

小醉未应风味减,满盘青杏伴朱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行见三十年前题名怅然有赋

百年村落半丘墟,垂老经过一柅车。

金石阙讹秦汉旧,山川胜绝晋唐馀。

醉题墨淡尘昏壁,诗社人亡泪溅裾。

名宦半生成底事,早时恨不学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行过僧庵不入

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懒重寻。

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

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

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行赠野叟二首(其一)

垂白衰翁住道边,突间犹喜续炊烟。

壁如龟筴难占卜,瓦似鱼鳞不接连。

幼学及时儿识字,官租先众吏无权。

与君俱长宣和日,握手相看一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