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事十二首(其二)

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

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

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

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清澈的洛河鱼梁水浅,鱼儿肥美如霜鳞素鲫。
这些鲜美的鱼儿,适合用来烹饪,快速烹调出美味的汤羹。
如今年岁已高,我只求能吃饱,不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每当想起寒江中鲈鱼的鲜美,就让我心生遗憾,未能回到故乡。

注释

清洛:清澈的洛河。
鱼梁:捕鱼的石堰或木架。
霜鳞:像霜一样洁白的鱼鳞。
素鲫:白色的鲫鱼。
供厨:供给厨房。
调鼎:烹调大锅。
快:迅速。
稀:少见,珍贵。
老去:年老。
便饱:只求满足。
甘息机:甘愿停止忙碌。
鲈鲙:鲈鱼片。
美:美味。
怅望:惆怅地望着。
未:没有。
成归:完成归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岁末时对生活平淡而满足的心境。开篇“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两句以鲜明的画面展现了冬日河洛之美和鱼类的丰饱,通过水中生灵的丰盛来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接着,“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写出了老者对于简单饮食的享受与满足。这里的“供厨”和“调鼎”指的是准备食物和烹饪之事,而“充腹”则是吃得饱腹,“此羹稀”则表达了对简单美食的珍惜。

“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晚年的平和心态。随着年龄增长,对生活的期望降低,只求吃得饱腹,感受岁月带来的甘甜与安适。

最后,“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两句则流露出一丝留恋和对未来的迷惘。诗人虽身处岁末,但心中仍有对于家园的向往和对未来某种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暮年时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对过去未竟事宜的回味,以及对未来归宿的渴望。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岁暮书事十二首(其一)

岁晏北风疾,山空万谷号。

木枯随意折,鸿断不成高。

深屋支蓬户,温炉煖缊袍。

老夫原不寐,鸣竹鼓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岁暮书事十二首(其三)

风捲尘沙白,云垂雪意凝。

夜山时叫虎,晚市早收灯。

园栗炮还美,村醪醉不能。

三年官况味,真是冷于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一)谷州故城

原北荒城旧谷州,文皇功业莽悠悠。

天戈挥去开东夏,金甲归来献二囚。

想像英姿辉日月,苍茫故国委林丘。

山川惨惨空回首,落日悲风蔓草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二)张子房

谋臣何处不知名,谁与留侯敢抗衡。

筹下兴亡分楚汉,幄中谈笑走韩彭。

惧诛老将争枭首,高卧成功更养生。

戡乱直须希世哲,乘时儿女漫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