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寄怀云裳姨母

点点秋声碎,丝丝梦影残。露凉如水怯凭栏。

辜负水晶帘外、月团圆。已觉鸡筹闰,生怜烛泪干。

金猊熏透鹧鸪斑。可也无聊,可也掩屏山。

可也数它归雁,愁上两眉湾。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鉴赏

这首《喝火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的寂寥与思乡之情。首句“点点秋声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秋风轻拂,落叶纷飞,每一声都是那么的细碎而凄美。接下来的“丝丝梦影残”,则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破碎与失落,仿佛是主人公在梦中追寻着某种不可触及的美好,却最终只能面对梦的残破。

“露凉如水怯凭栏”一句,通过露水的清凉与主人公的犹豫不决,巧妙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害怕站在栏杆旁,或许是害怕面对现实的残酷,或是害怕触碰到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感。

“辜负水晶帘外、月团圆”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遗憾与错过,月圆之夜本应是团圆与喜悦的象征,但在主人公的眼中,却成了无法触及的遗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惋惜,更是对某种情感或理想的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已觉鸡筹闰,生怜烛泪干”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与情感的消逝之感。鸡筹闰指的是古代计时工具,烛泪干则是指蜡烛燃烧殆尽,这两者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散。

“金猊熏透鹧鸪斑”中的“金猊”指的是香炉,“鹧鸪斑”则是一种香料的痕迹,这一句通过香烟缭绕、香气四溢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可也无聊,可也掩屏山。可也数它归雁,愁上两眉湾。”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感到无聊的同时,选择掩屏自闭,试图逃避现实的困扰。然而,即使如此,她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归雁的南飞勾起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愁绪如同山峰般压在她的眉头,无法排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的孤独、思念与情感的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遗憾。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冬夜偶成

宵长人静。刮地东风紧。冷逼罗帱眠未稳。

难遣离愁千顷。起来闲倚窗纱。夜深谁拨琵琶。

听得小鬟私语,月钩初上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蝶恋花.感怀

记得常仪分手去。别恨萦怀,怕咏相思句。

鹦鹉不知人意绪。聪明故故撩人语。

一夜小楼沉细雨。吹尽嫣红,春又归何处。

戏把榆钱千万数。可能买得流光住。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庆清朝.春光明媚,抚景怀人,偶成此解

新柳搓烟,暖风熨草,东皇著意安排。

莺啼燕语小园,红紫催开。

又是花朝近也,秋千双索影徘徊。

轻尘外,谁家冶伴,戏蝶归来。

惆怅琐窗朱户,自挂帆人去,蛛网尘埃。

眉山一角,翠颦多少愁怀。

向晚薄寒料峭,半帘疏雨润苍苔。

凝情处,栏杆十二,敲遍鸾钗。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买陂塘.题花玉五姑母深柳读书堂图

数东风、几番花信,愔愔香絮吹倦。

千条万缕争牵惹,绿罥谢家庭院。春影茜。

正午日迟迟,一桁窗纱掩。帘波半卷。

任软搭檐牙,低拖栏角,不唱玉栏怨。

烟丝暖,次第眉痕笑展。有人翻遍黄卷。

落花片片飞如雨,咫尺翠云遮断。尘思远。

恁杀粉调铅,一寸愁心绾。流光似箭。

甚水碧楼台,泥红门巷,贪听早莺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