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山林何时归”,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心愿。接着,“陋巷似好遁”一句,虽言“陋巷”,却以“好遁”修饰,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逃避世俗纷扰的追求。
“通衢皆高轩,竟岁谢讯问”描述了繁华街道上高门大院的景象,与诗人选择避开喧嚣、拒绝应酬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诗人通过“高轩”与“讯问”的对立,突出了他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行歌聊逍遥,衣敝信命分”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以歌声自娱,不拘小节,随遇而安,体现了对命运的豁达态度。最后,“殊胜蒙尘埃,势利强自困”两句,诗人将自己与那些被名利所困、生活在尘埃中的世人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选择的隐逸生活远胜于世俗的束缚与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中名利追逐的反思,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