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阳高武宣王诰词其子浑璞治书徵赋

历数归真主,英雄起壮年。

挺身辞汝蔡,仗剑走幽燕。

武略纷谁敌,神锋奋独先。

攻城蒙矢石,拓地揽山川。

淮甸威如扫,蛮方命已悬。

长驱越东角,直捣海南边。

名冠三军帅,功开半壁天。

至仁惟不杀,伟绩更无前。

铁马戈鋋息,貂蝉佩服鲜。

曹公创尚在,鄂国志逾坚。

星陨悲苍汉,山崇想故阡。

分祠遍南纪,遗像俨凌烟。

疏傅曾开国,承家复象贤。

绣衣躬入奏,丹陛诏仍宣。

圣代昭恩数,王封衍土田。

风云摅壮气,日月漏重泉。

制辟奚斯庙,光增太史编。

哀荣千载少,忠孝一家全。

奕奕丹青绘,绵绵带砺传。

桐乡修秩祀,愿荐侑神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从壮年时期开始,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领导军队征战四方。他不仅在军事策略上无人能敌,还以其勇猛的神锋独领风骚。这位将军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不仅平定了淮甸,也震慑了蛮方,其威名远播,功勋卓著。

诗中赞扬了这位将军的仁慈与正义,即使在战场上,他也秉持着不滥杀无辜的原则。他的军队在战斗后,铁马戈鋋不再喧嚣,貂蝉服饰也显得格外鲜亮。诗中还提到,这位将军的功绩超越前人,曹公的英名依旧流传,鄂国的志向更加坚定。

然而,这位英勇的将军最终陨落,令人悲痛。山川依旧,但故人的坟墓已成遗迹。为了纪念他,分祠遍布南方,遗像被绘制在凌烟阁中。诗中还提到了疏傅曾为国家开基立业,承继家风,彰显了忠孝之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哀荣之情,希望他的精神能够永存,并通过丹青和历史的记载流传后世。桐乡修秩祀,愿以神篇来祭奠这位伟大的人物。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分题蕃宣楼送山佥宪之闽

大府开闽土,危楼镇海涯。

飞云浮画栋,丽日照高牙。

昔驻蕃侯马,今迎使者车。

三山归指顾,万井仰光华。

缥缈临城处,逍遥散吏衙。

榕阴千树翠,荔子半空霞。

岭峤俱清谧,宾僚亦静嘉。

宣风问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

登高应有赋,留待碧窗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次韵许可用参政从幸承天护圣寺是日升左丞

西北群山迥,盘盘护帝乡。

玉泉流海阔,金刹倚云翔。

四月龙舟迈,千官马首骧。

落花萦剑佩,高柳拂帆樯。

采女遥分队,材官迸缀行。

和声宣鼓籥,珍献集梯航。

天雨清初雾,湖波静不扬。

瓦光浮璀璀,铃语振锵锵。

梵呗雷音偈,醍醐雪色浆。

玉林敷御坐,翠殿散天香。

内宴肴初秩,仙韶乐更张。

驺虞游近野,黄鹄下回塘。

驰道风随辇,行宫月转厢。

应同游上苑,何以幸云阳。

心共斯民乐,谟咨上相良。

传宣升列辅,稽首答休光。

勋业期千载,精神萃一堂。

序调尧历象,泽浃舜要荒。

盛事传新句,迂儒乏寸长。

愿将归美意,弦诵播修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寄友

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

门扃白日閒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

飘零王粲今何处?想见登楼此日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林初心

溪上开樽洗客尘,千篇高咏句清新。

春风冠盖英雄梦,夜雨江湖老大身。

万里燕山驰壮气,十年吴国起閒人。

时来须得文章力,去看薇花紫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