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书壁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鸣麂,晨斋饤野芹。

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邀请客人一同探索名胜,停车后感到欣喜无比。
山区气候寒冷常下雨,古老的洞穴从不收藏云雾。
夜晚住宿时听到麂鹿的叫声,早晨斋戒时摆上野芹当作菜肴。
身着黄色道冠的人尤其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在石炉旁添加香料增添气氛。

注释

约客:邀请客人。
探:探索。
名胜:著名的景点。
辀:古代的一种马车。
得所欣:感到高兴。
山寒:山区天气寒冷。
多作雨:经常下雨。
洞古:古老的洞穴。
不收云:云雾不会停留。
夜宿:夜晚住宿。
鸣麂:麂鹿的叫声。
晨斋:早晨的斋戒。
饤:摆放食物。
野芹:野生的芹菜。
黄冠:指道士或僧侣的黄色头巾。
尤喜事:特别喜欢这种活动。
添注:添加。
石炉熏:在石炉旁燃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僧在深山之中探寻名胜古迹的情景。诗人以“约客”开篇,既表现了对友人的邀请,也隐含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停辀得所欣"表达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喜悦之情,每到一处,都能找到心之所向。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深山的气候特点和神秘景象。山间因其高耸,常常伴随着阴冷而易于形成雨水,而“洞古”则是对深山中古老洞穴的描写,它们仿佛拥有自己的天气,不受外界云雾的影响。

"夜宿听鸣麂,晨斋饥野芹"两句则转换了时间场景,从夜晚到清晨。诗人在深山中过夜,以静谧的环境聆听着林间动物的叫声,而在清晨时分,则在简陋的斋室中以野生的蔬菜为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表明诗人对道教文化有着浓厚的情感。"黄冠"指的是道士,而“尤喜事”则意味着他们对于修行和内在修养有着特别的喜爱。"添注石炉熏"暗示了道观中用于焚香或煮药的石炉,诗人似乎参与其中,或许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活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宗教修行生活。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睡起述兴

功用今年百倍加,圃中添就好生涯。

大于桤树夜合树,肥似桃花巴榄花。

煮酒未尝先问日,裌衣初制渐裁纱。

起来不是贪眠在,斋后僧怜未瀹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简马架阁

江浙闻人马少伊,识公因诵雪窗诗。

交驰刺字休嫌阻,一见人生自有期。

城郭村翁谁问我,亲王娇客罕如斯。

鸡声风雨相望处,情致先多会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简陈监仓二首(其二)

因病诗全少,春中忽夏深。

清幽百亩地,安静六时心。

树茂晴方好,荷新雨未禁。

泥乾容后日,閒步酒随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简陈监仓二首(其一)

自到南湖日,邻翁识长方。

一官甘寂寞,万事绝思量。

疏见秖缘懒,频来致不妨。

松林浑似旧,相伴踞胡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