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本调

白板船迎秋浪急。绿蓑衣惹山云湿。

清浅滩头容易即。谁似得。长年稳住风波国。

芦叶萧疏枫叶赤。玄真归棹前溪黑。

一首佳词吟未毕。无人识。从教误却君王觅。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明代俞彦的《渔家傲·本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水乡秋景图。开篇“白板船迎秋浪急”,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小舟在秋风秋浪中行驶的场景,展现出渔夫的辛劳与坚韧。接着,“绿蓑衣惹山云湿”进一步描绘了渔夫身披蓑衣,与山间云雾相融,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清浅滩头容易即”写出了滩头水流清澈,行船轻快,暗示了渔夫对水域的熟悉和驾驭自如。“谁似得。长年稳住风波国”则表达了渔夫在动荡的生活中,凭借经验和智慧,始终能安稳地应对风浪,过着自在的生活。

下片转而描绘自然景色,“芦叶萧疏枫叶赤”,秋意渐浓,芦苇稀疏,枫叶红艳,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玄真归棹前溪黑”引用道教典故,玄真子是道家仙人,此处借指渔夫悠然自得,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一首佳词吟未毕”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赞赏,感叹他的生活就像一首未完的优美诗篇。

最后,“无人识。从教误却君王觅”揭示了渔夫淡泊名利,不求显达的人生态度,即使他的生活再美好,也无人能理解,甚至可能被误解为逃避现实,不愿为官。这句诗寓含了对渔夫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的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夫的生活状态,赞美了他的智慧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对渔夫生活方式的深深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麦秀两岐

抚字多惭德。更苦催科棘。皮骨存,髓空吸。

太守有何力。雨岐双穗知无益。感今惭昔。

父老怜愚直。有道投佳什。远相传,图画识。

异日山阳笛。吾将从此辞羁的。雪鸿留迹。

形式: 词牌: 麦秀两岐

行香子(其一)和朱少宗伯兰堣

石火荣华。有甚争差。到收场、谁擅行家。

波波鹿鹿,要博人夸。似鼠拖肠,蛙鼓腹,蚁排牙。

前因若有,造物偿他。更何须、墨水些些。

几多才子,终老烟霞。任蜣抱丸,乌吓腐,蟹爬沙。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其二)和朱少宗伯兰堣

富贵轰雷。西市寒灰。后来人、恁不思惟。

常扃眉锁,惯织心机。有九牛毛,双虿尾,五羊皮。

因闲细数,多少凄其。恤宗周、嫠妇空悲。

昨朝有客,笑我愚痴。道一无能,三不可,七皆迷。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风中柳.春夜听雨,各拈一阕。长卿《雨中花》,幼如《雨霖铃》,不害《少年游》,予得《风中柳》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尽平芜、桃花渡口。

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这回来、可能还有。

冷落空斋,自是长夜相守。更荧荧、灯残梦剖。

霖钤未断,客心愁添否。知多少、杜陵新酒。

形式: 词牌: 谢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