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

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宗泐的《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鉴湖一曲亭犹在”,点明地点,以鉴湖为背景,引出一曲亭这一特定场景,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变迁。接着,“风物千年长不改”一句,赞美了自然环境的永恒不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期待。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更替,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永恒欣赏,山水似乎无言地迎接每一位访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归隐并非彻底远离尘世,内心的情感与追求依然存在。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两句,描绘了鉴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友人在归途中畅饮的情景,展现了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生活的美好,通过清晨的阳光、荷叶、杨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两句,是对友人的直接寄语,鼓励他们享受自然之美,与天地同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

最后,“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在归隐生活中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仿佛进入了仙境,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度关陇

陇头流水关山月,月色凄凉水呜咽。

今古征人尽断肠,野客经过亦愁绝。

连林二月冰不开,猛虎一吼苍崖裂。

鹦鹉能言好寄书,心事茫茫向谁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赋梅驸马清白轩

公家大府临紫陌,行马当门森画戟。

华馆香凝锦绣帷,此轩何事名清白。

轩内琴书清几席,轩前池水涵虚碧。

退朝归来白日閒,燕坐忘言心自适。

不似金张许史家,斗鸡走马相矜誇。

美人半醉弹琵琶,银烛夜夜烧彤霞。

关西昔有杨夫子,清白传家照青史。

公今富贵当盛年,独抱遗风有如此。

山之高兮益穹窿,水之深兮更清泚。

丈夫勋业在青冥,岂独传家清白耳。

形式: 古风

题天童万松图

小白市,太白峰,二十里松居其中。

一径阴阴翠羽盖,半空矗矗苍髯龙。

太白之峰分九陇,壮哉千古之佛宫。

香云不动梵呗合,楼阁倒影清池空。

左庵昔年此说法,山谷荅响撞钜钟。

只今九重城里住,梦魂夜夜鄞江东。

钱塘有客曰王蒙,为君写此千万松。

座间惨惨起阴雾,屋底䬃䬃生清风。

何来禅子松下度,长衫大笠携一筇。

亦有驺从三四公,青林路口衣裳红。

我初展卷欲大叫,海上涌出高巃嵷。

云端缥缈下玉童,有路似与天相通。

自怜平生不一到,吁嗟老矣将焉从。

还君此图袖手坐,有目只送南飞鸿。

形式: 古风

寿采堂为许克谦赋

舞斑衣,进春酒,载拜称觞介眉寿。

许生心即老莱心,老莱不先生不后。

进春酒,舞斑衣,愿亲高年过期颐。

堂后萱花照华发,阶前亦有兰与芝。

吴山可融吴水结,孝子娱亲心不歇。

此堂宜与齐门高,寿采之名如日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