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长李公之堂有雉忽来驯扰若家鸡数日后锦羽焕烂此治世文明之象异类驯服之符也一时缀文之士咸作诗侈其事予遂为歌歌曰

雉朝飞兮下公堂,时饮啄兮来山梁。

驯柏台兮扰车傍,性耿介兮体文章。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雉鸡在李公堂前的异常行为,展现了其驯顺与华丽的羽毛,象征着治世文明的景象和异类驯服的符号。诗中通过雉鸡的活动,隐喻了李公的德行和政绩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以及其带来的祥瑞与文明进步。

诗的开头“雉朝飞兮下公堂”,以雉鸡清晨飞至公堂,暗示李公的德行吸引四方之物,形象生动。接着“时饮啄兮来山梁”,描述雉鸡在适当的时候前来山梁觅食,表现其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喻李公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安定。

“驯柏台兮扰车傍”一句,进一步描绘雉鸡在柏树台旁悠闲地活动,甚至接近车辆,表现出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象征李公的仁政深入人心。接下来“性耿介兮体文章”,赞美雉鸡性格刚正不阿,身体展现出美丽的花纹,以此比喻李公的高尚品德和卓然的政绩。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两句,表达了李公的德行无需通过层层转达就能达到远方,其仁爱之风广泛传播,彰显出李公的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则指出李公的政绩带来了吉祥的征兆,上达天庭,使得国家的帝王之道得以昌盛,强调了李公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对国家繁荣的推动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雉鸡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寓意深刻,既赞美了李公的德行和政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上见宫燕回翔感赋一字起九字止

燕,于飞。入绣幕,出香帏。御林拂拂,宫桃绯绯。

晓临金屋舞,夕傍玉楼依。

婀娜多情恋主,差池新恨沾衣。

云间尺素缄长别,芳草王孙怨未归。

年年见尔红襟如旧,岁岁逢人黑发渐稀。

故园花树已度今春晚,后院壶觞莫教他夕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其一)

洪潦汤汤兮毒吾州,地维圮兮乱常流。

霪雨助虐兮溢原野,飘室庐兮灌城社。

水不仁兮民为仇,潦不止兮君侯忧。

形式: 古风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其二)

潦不止兮奈何,日惨晦兮雨滂沱。

燕雀东西兮失其故处,蛟龙矫矫兮水府失驭。

薪竹兮易竭,望尾闾兮难泄。

嗟洪流其何以,底定兮民将为鱼,非君侯兮吾安得平土而居。

形式: 古风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其三)

往见侯兮,熊车戾止。今见侯兮,短衣敝屣。

短衣敝屣兮为吾民,手足胼胝兮焉知其勤。

吊洪流兮汗漫,侯之治水兮心力殚。

芬芳兮椒浆奠,水府兮闷闷。

发禁旅兮登城陴,民之颠溺兮忍其弗持。

载糗饵兮食其饥,上帝怒兮叱水府。

杀湍流兮宅南土,江河晏兮来万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