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澈所作的《德秀和诗意似有激而云因次韵复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世俗价值的超越。
首联“困踣红尘未偶时,醉吟风月且忘机”,诗人身处尘世的困扰,却以醉酒吟咏风月的方式,暂时忘却了世俗的机巧,寻求心灵的解脱。这里运用了“红尘”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世俗生活的纷扰与复杂,而“醉吟风月”则展现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逃避现实压力,寻找精神慰藉的状态。
颔联“囊空不羡千金璧,道在何惭百结衣”,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即使囊中羞涩,也不羡慕那些拥有千金之财的人,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物质拥有。同时,诗人也表明了自己的生活简朴,但并不因此感到羞愧,因为他坚信道德的力量远胜于物质的奢华。
颈联“洗垢任他腾口谤,养恬尤觉道心微”,体现了诗人面对非议与批评时的从容与坚定。他愿意接受外界的批评与误解,因为内心保持平静与恬淡,才是真正的修行。这里的“垢”象征着外界的污点或误解,而“道心微”则是指内心的道德准则和信仰。
尾联“孙阳一顾盐车骥,超逸方惊动中规”,引用了伯乐相马的故事,比喻诗人如同被埋没的千里马,在适当的时机被发现其非凡才能。这里的“盐车骥”指的是被束缚在低下的地位,而“超逸”则意味着最终能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能力。整句诗表达了诗人期待得到赏识与认可,以及在恰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独特价值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评价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