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俞士彪的《双双燕·其二》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未能如期与梅花相见的遗憾和思乡之情。"屡负佳期,经年久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离家已久,与故乡梅花的约定一次次错过。他试图通过寄梅蕊向故园传达自己的思念,然而"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梅花并未如约而至,让他感到失落。
诗人想象梅花可能会嘲笑他的羁旅愁苦,"故故收香藏白",暗示梅花未开,仿佛在故意隐藏春的消息。回忆起往昔在小楼中与梅花共度的美好时光,"小楼欢适"与如今的"花也共人岑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现在的孤独和憔悴。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描绘出夜晚月色朦胧,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味往昔梅花盛开时女子的美丽容颜。最后,他感叹无法传递信使,只能"强奏一声羌笛"来寄托哀思,表达了对家乡和梅花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追寻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寂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