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监见寄韵二首(其二)

竹色松声入梦凉,屐痕犹记印山廊。

娟娟秋水芙蓉屋,采采芳洲薜荔裳。

招隐几时寻旧约,怀人此日各他方。

溟鲲林鴳知谁乐,欲把南华问老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切感悟。

首句“竹色松声入梦凉”,以竹与松的自然之色与声,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梦境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脱。接下来,“屐痕犹记印山廊”一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山间小径留下的足迹,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娟娟秋水芙蓉屋,采采芳洲薜荔裳”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秋水的清澈与芙蓉的娇艳,以及芳洲上的薜荔(一种藤本植物)与女子的衣裳相联系,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女性的柔美与高洁。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招隐几时寻旧约,怀人此日各他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与渴望重聚的心情。在当前各自分散的情况下,诗人期待着未来能够再次相聚,共同追寻隐逸生活的梦想。

最后,“溟鲲林鴳知谁乐,欲把南华问老庄”两句,借用了《庄子》中的典故,通过比较大海中的大鱼(溟鲲)与森林中的小鸟(林鴳),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诗人似乎在询问,是生活在广阔天地间的自由与逍遥更令人向往,还是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更为实际?这不仅是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也是对自我价值与存在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积庆山访金荪壁

松香竹粉午阴清,闲玩幽芳静听莺。

谁在白云堆里住,忽闻山半读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牟德范客中即事

华胥槐国梦中名,钟鼎山林孰重轻。

争似东皋新雨足,短秧微月听蛙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挽雪林李和父二首(其一)

灯雨蘋洲忆旧盟,游仙赋就五云深。

梁园授简春风醉,吴苑敲诗夜雪吟。

贫病一生无旧业,江湖八十有知音。

只鸡斗酒梅边屋,九辩空招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挽雪林李和父二首(其二)

生际斯文极盛时,乾淳诸老尽心知。

四朝菏泽遗民传,千首吴兴处士诗。

颇怪渊明生自些,绝怜和靖老无儿。

死生遇合真难偶,奇事人传贞曜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