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捧露盘.王文安公墓瓦俑,以宋绍兴八年葬,去今七百六十二年出土

古人坟,今人屋,后人耕。如梦里、此梦谁醒。

宋陶留像,凤皇原穴土花腥,同时旧侣,杜鹃啼,翁仲无声。

绍兴年,徽猷阁,南渡恨,大官铭。过三朝、重见三荣。

问今何世,春山无地种冬青。

虫沙万劫,血痕斑、红过鱼灯。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赵熙所作,题为《金人捧露盘·王文安公墓瓦俑》,通过对王文安公墓中出土的宋代绍兴八年(距今约762年)的瓦俑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以“古人坟,今人屋,后人耕”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如同一场梦境,让人思考谁是梦中的清醒者。

“宋陶留像,凤皇原穴土花腥”描绘了墓中的文物,暗示了历史痕迹的残存,而“同时旧侣,杜鹃啼,翁仲无声”则借杜鹃鸟的哀鸣和沉默的石像,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寂静,寓言了历史人物的寂灭和世事的无情。

接下来,“绍兴年,徽猷阁,南渡恨,大官铭”具体提及了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南宋南渡的遗憾和对权贵的讽刺。“过三朝、重见三荣”,诗人感叹历经数朝变迁,昔日的荣耀已成过眼云烟。最后,“问今何世,春山无地种冬青”寓意世事变迁之大,连春天的山岭都不再有种植常青树的地方,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和变迁的无常。

结尾“虫沙万劫,血痕斑、红过鱼灯”运用比喻,形容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痕迹,即使经过无数劫难,那些血迹斑斑的记忆依然鲜明,比鱼灯的红色还要深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寓言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思仙.兕觥

问犀觞。有灵心一点,分水何方。

算相随南北,半世诗囊。

形又古,彫还瘦,花片水浮香。

傥镌名,篆款式,便称王绩家乡。

少小西京梦,春风乍赋霓裳。

是诗龛双玉,远奉高堂。

兴亡影,人琴泪,万寿绝无疆。

百年身,几醉月,此中一寸沧桑。

形式: 押[阳]韵

三姝媚.哭宁河高文通公

千山啼杜宇。北风萧萧兮,报公归去。

记别凉秋,正六飞西幸,玉京无主。

二十年华,全换了、地维天柱。

半世咸阳,清泪铜仙,灞陵秋雨。春到梅花红处。

问鬓雪三生,夏峰年谱。

厄运龙蛇,竟一笺如谶,玉棺天路。

马鬣新封,乾净是、先朝黄土。

谥取江淹名子,燕山万古。

形式:

夏初临

木马分秧,杜鹃啼月,四山红过千花。

细雨黄梅,玉人初换蝉纱。夜来眢井鸣蛙。

井干边、变作长蛇。音书人事,咸阳大火,天地飞沙。

禊潭佳节,锦水名邦,正携俊侣,同醉年华。

青莲钵底,如来不咒宾迦。西望长嗟。

数词流、梦老天涯。笑哑哑。千声铜鼓,洞子黄家。

形式:

壶中天(其一)茅苔酒

月中滴液,是妙香仙子,化身罗幕。

得气自天成酿法,翠孕人形灵药。

碧井华泉,黔山麴院,露似金茎作。

欲斟还借,一尊量取犀角。

此地是古犍为,如今天远,不赠那能酌。

未揭瓮签心已醉,霸子鸿妻齐乐。

千里交深,通身春沁,花外鸣乾鹊。

大茅君洞,几家移此村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