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岳松涧

曾访神仙五粒松,涧泉流润白云封。

林间萝茑交青影,石上菖蒲开紫茸。

煮石有方留秘诀,采苓何处觅行踪。

岳君别我三千岁,晚戏沧洲又汝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仙之旅,充满了神秘与自然之美。诗人倪瓒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曾访神仙五粒松”,便已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接着,“涧泉流润白云封”一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泉水潺潺,感受到云雾缭绕的清凉。

“林间萝茑交青影,石上菖蒲开紫茸”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藤蔓交织在树林中,形成一片片青翠的光影;石上生长的菖蒲,则绽放出紫色的花朵,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歌。

“煮石有方留秘诀,采苓何处觅行踪”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仙术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煮石”和“采苓”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代道家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追求长生不老和心灵自由的主题。然而,这些秘诀和行踪却难以寻觅,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与追寻过程中的困惑。

最后,“岳君别我三千岁,晚戏沧洲又汝逢”两句,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深化了主题。岳君与诗人的分别,跨越了漫长的岁月,而再次相遇则是在遥远的沧海之滨。这种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寓意着人生旅程中的偶然相遇和命运的奇妙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赠岳松涧》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神秘性的探索。倪瓒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诗意世界。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寄德朋

故人欲问梁鸿宅,遗迹犹应杵臼存。

枫叶菊花秋瑟瑟,荒园废圃雨昏昏。

农人掩舍春明墅,县吏催租夜打门。

唯有德朋多远思,赋诗刻烛酒重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华以愚韵兼题所画春山高士图

扁舟溪上数来过,白发残春奈我何!

柳絮如烟迷晓浦,杏花飞雪点春波。

林扉有客图丘壑,石室何人带女萝。

欲和华山高隐曲,羁愁悽断不成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风雨

风雨萧条歌慨慷,忽思往事已微茫。

山人酒劝花间月,秦女筝弹《陌上桑》。

灯影半窗千里梦,泥涂一日九回肠。

此生传舍无非寓,谩认他乡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故吾

缥缈青山日欲晡,瀰漫秋水兴何孤。

鹤归城郭生新梦,尘掩图书尚故吾。

南亩艺苗伤硕鼠,北窗临涧听啼乌。

醉归倘乞封侯地,便复移家傍酒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