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

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

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遇到花儿月色就邀请共饮,忽然间躺在云舟上,隔着野外的小桥。
春天的愁绪与谁一同沉醉,深奥的道理又向哪里寻求解脱呢?
在石头上题诗后空挥笔,独自在长满蕙草的水边倚着船桨。
不知何时能回到山岩下,与你一起寻找那芳香的小径,编织烟霞般的回忆。

注释

逢花逢月:遇到花儿和月色。
相招:邀请共饮。
云航:云舟。
隔野桥:隔着野外小桥。
春恨:春天的愁绪。
酩酊:沉醉。
玄言:深奥的道理。
逍遥:解脱。
题诗石上:在石头上题诗。
空回笔:空挥笔。
拾蕙汀边:在长满蕙草的水边。
独倚桡:独自倚着船桨。
早晚:早晚有一天。
岩下电:山岩下的闪电。
芳径:芳香的小径。
烟条:烟霞般的回忆。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超然物外的情趣。"逢花逢月便相招",开篇即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默契和呼应,这种情感的交流不仅限于视觉上的欣赏,更蕴含着心灵深处的共鸣。

"忽卧云航隔野桥"一句,则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遨游幻境的心境。"云航"象征着飘逸无拘,"野桥"则是通向自然之路的隐喻,这里不仅描绘了景,也写出了诗人的情怀。

"春恨与谁同酩酊",表达了一种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春恨"往往指的是对于逝去美好的回忆和无奈的情愫,而这里"与谁"三字,则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玄言何处问逍遥",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适的心境。"玄言"指的是高深莫测的哲理,而"何处问"则流露出一丝探索和求索。

接下来的"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闲适生活。"题诗石上",可能是指在野外的岩石上留下了自己的诗篇,而"空回笔"则像是时间静止了一般。紧接着的"拾蕙汀边独倚桡",描绘的是诗人在水边拾取野草,一边靠坐在船桡上,这是多么宁静而恬适的情景。

最后两句"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不断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早晚却还"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涯的珍视,而"岩下电"可能是指山间微光或是某种神秘的现象。"共寻芳径结烟条"则像是诗人在邀请知音共同去探寻那些美丽而又朦胧的自然之径,这里的"结烟条"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情感,是一篇融合了田园诗意境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俄辱三篇复抒酬荅(其一)

旋屈金钩劈翠筠,手中盘作钓鱼轮。

忘情不效孤醒客,有意闲窥百丈鳞。

雨似轻埃时一起,云如高盖强相亲。

任他华毂低头笑,此地终无覆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俄辱三篇复抒酬荅(其二)

曾招渔侣下清浔,独茧初随一锤深。

细辗烟华无辙迹,静含风力有车音。

相呼野饭依芳草,迭和山歌逗远林。

得失任渠但取乐,不曾生个是非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俄辱三篇复抒酬荅(其三)

病来县著脆缗丝,独喜高情为我持。

数幅尚凝烟雨态,三篇能赋蕙兰词。

云深石静闲眠稳,月上江平放溜迟。

第一莫教谙此境,倚天功业待君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不知天隐在何乡,且欲烟霞迹暂双。

鹤庙未能齐月驭,鹿门聊拟并云窗。

藓衔荒磴移桑屐,花浸春醪挹石缸。

莫惜查头容钓伴,也应东印有馀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