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楼(其二)

我爱东坡句法遒,治平双涧昔经游。

曾吟滴翠衣裘湿,请借佳名榜画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我非常欣赏东坡的文笔,他的风格独特。
在过去的治平年间,我曾游览过那两条著名的涧溪。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爱:喜爱,表示对东坡文风的欣赏。
东坡:苏轼的号,宋代著名文学家。
句法: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遒:有力,有力度,形容文笔精炼。
治平:宋仁宗年号,指特定的历史时期。
双涧:两条并列的溪流。
昔:从前,过去。
经游:曾经游览。
曾:曾经,表示过去的行为。
吟:吟诵,此处指回忆或提及诗作。
滴翠:形容绿色如滴,可能指翠色的山川或植被。
衣裘湿:衣服被翠色浸湿,形象描绘景色之美。
请借:请求借用,此处可能指希望以美景为题。
佳名:美好的名字,此处可能指给景点命名。
榜:题写,挂榜。
画楼:装饰有绘画的楼阁,可能指有艺术氛围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之敏的《滴翠楼(其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苏东坡诗风的喜爱和对他曾经游览过的治平双涧之地的怀念。首句“我爱东坡句法遒”直接赞美了苏东坡(苏轼)的诗歌风格,"遒"字体现了他对东坡文字的欣赏,认为其笔力雄健,富有力度。

第二句“治平双涧昔经游”回忆了诗人自己或与东坡一同游览过治平双涧的美好时光,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去的追忆。

第三句“曾吟滴翠衣裘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东坡诗意中的情景,仿佛他的衣裳都被滴翠的景色浸湿,形象地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诗歌艺术的投入。

最后一句“请借佳名榜画楼”则是诗人希望能将滴翠楼这个美妙的名字借来,用以命名一座画楼,表达了他对这一景致的珍视和想要将其艺术化传承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赞美苏东坡的诗才和表达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4)

萧之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池圣灯(其一)

俯仰区区类桔槔,访幽寻胜自忘劳。

云峰一握天还近,雪径千盘地最高。

支杖缓行真野逸,拥炉端坐或禅逃。

幽人未厌看游客,烂煮园蔬饭老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载雪录

乱云连野水连空,祇有沙鸥共数公。

想得句成天亦喜,雪花迎棹入吴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点绛唇.记梦

花径相逢,眼期心诺情如昨。怕人疑著。

佯弄秋千索。知有而今,何似留初莫。愁难托。

雨铃风铎。梦断灯花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琐窗寒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

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

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

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愁抱。

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

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

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

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