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夏卿

始吾尚幼学弄笔,群儿争诵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发,公初相见犹埃尘。

传家尚喜有二子,始知灵珠出淮滨。

去年束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

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

尚书礼部奏高第,敛衣襆砚趋严宸。

曈曈春日转黄伞,蔼蔼赋笔摛青云。

我时寓直殿庐外,众中迎子笑以忻。

明朝失意落人后,我为沮气羞出门。

得官高要几千里,犹幸海远无恶氛。

英英帝圃多鸾凰,上下羽翼何缤纷。

期子当呼丹山凤,为瑞相与来及群。

形式: 古风

翻译

当初我还年幼学习写字,同伴们争着朗诵你的早期诗文。
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初次见到你就像尘埃般微小。
家族中还庆幸有两个儿子,才知道明珠出自淮河之滨。
去年你带着书卷来到京城,想用文章震惊众人。
平庸之辈退避,骏马让道于你这样的杰出人才。
尚书礼部上报你的高名次,你整装捧砚走向皇帝的宫殿。
春光明媚中,你手持黄伞,才华横溢如青云直上。
那时我在殿庐之外,人群中迎接你,心中欢喜。
明日若失意落后,我会因沮丧而羞于出门。
虽然你在千里之外获得高官,但庆幸远离恶势力。
皇家园林中英才众多,如同凤凰展翅,光彩夺目。
期待你能如丹山之凤,带来吉祥,引领群英。

注释

幼学:年幼时的学习。
公初文:你的早期诗文。
埃尘:比喻微小。
束书:携带书卷。
天衢:大道。
高第:优秀的名次。
敛衣襆砚:整装捧砚。
曈曈:明亮的样子。
寓直:在宫中值班。
沮气:沮丧的心情。
恶氛:恶劣的氛围。
鸾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丹山凤:象征吉祥的凤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吕夏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吕夏卿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诗的前四句回忆了吕夏卿年轻时才华横溢,连孩童都争相诵读其文章,而诗人自己则感叹时光荏苒,已至白发之年。接着,诗人欣慰吕家后继有人,吕夏卿才华出众,犹如明珠出海。

吕夏卿带着文采赴京应试,如骏马过街,群马皆为之让道,最终高中尚书礼部,受到朝廷的青睐。在春天的阳光下,吕夏卿步入仕途,诗人寓居殿庐外,目睹这一盛况,心中欣喜。然而诗人也预见到自己可能不如意,但仍然为吕夏卿的成就感到自豪。

最后,诗人祝愿吕夏卿如同凤凰般在朝廷中展翅高飞,成为吉祥之瑞,引领群贤。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如愿的微小失落的自我解嘲,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期待。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孙秀才

高门煌煌赫如赭,势利声名争借假。

嗟哉子独不顾之,访我千山一羸马。

明珠渡水覆舟失,赠我玑贝犹满把。

迟迟顾我不欲去,问我无穷惭报寡。

时之所弃子独向,无乃与世异取舍。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送朱生

万物各有役,无心独浮云。

遂令幽居客,日与山云亲。

植桂比芳操,佩兰思洁身。

何必濯于水,本无缨上尘。

形式: 古风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

计口收其馀,登耗以生齿。

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

后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

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灶如蜂房,熬波销海水。

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

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

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

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

奈何窒其一,无异钛厥趾。

工作百商行,本末相表里。

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

金钱归府藏,滋味饱闾里。

利害难先言,几月可较比。

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

适时乃为才,高论徒谲诡。

夷吾苟今出,未以彼易此。

隋堤树毵毵,汴水流瀰瀰。

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

形式: 古风

送吴生南归

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

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崙倾黄河,渺漫盈百川。

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

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

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

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

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

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

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

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

世所谓君子,何异于众人。

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

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惟于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颜回不贰过,后世称其仁。

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

子路初来时,鸡冠佩豭豚。

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

子既悔其往,人谁禦其新。

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

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