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味道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北方之地寒冷应使人受苦,南方的边疆守军还未归来。
边疆的嘈杂声音混杂着羌笛声,严寒的北风吹卷着战士们的军衣。
雨雪覆盖了关山,使得景色昏暗,风霜使草木稀疏。
敌兵几乎战至竭尽,敌人的骑兵仍然狩猎频繁。
大雁飞过边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龙城多次被围攻。
骑在马鞍上,英勇的剑士挥舞着,紧急的军情文书如飞传递。
皇帝的车驾返回京城,朋友们聚满了皇都。
我们正期待着凯旋归来,共享春天的欢乐和辉煌。

注释

北地:北方地区。
戍:驻守。
未归:未回。
边声:边境的声音。
羌笛:羌族的笛子。
朔气:北方寒冷的风。
雨雪:下雪。
暗:昏暗。
稀:稀疏。
胡兵:敌军。
虏骑:敌人的骑兵。
肥:强大。
雁塞:边塞的大雁。
龙城:边防重镇。
围:包围。
据鞍:骑在马鞍上。
雄剑:英勇的剑。
插笔:书写急报。
舆驾:皇帝的车驾。
京邑:京城。
朋游:朋友聚会。
献凯:献上胜利的喜讯。
歌舞:歌舞庆祝。
春辉:春天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对北方严寒、南庭戍未归的写照,表达了边疆军人的艰苦与思念。"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士兵们在严寒中的艰辛生活。诗人还通过"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这类景象,渲染出了一种萧瑟凄凉的边塞之情。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战争即将结束和敌军疲敝的描写,如"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在望的期待。接着"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一句,则是对边塞长久以来战事频繁的回顾与感慨。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英雄将士英勇作战和自己文墨不辱使命的自豪。最终,"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表达了诗人希望战争结束后能够回到繁华都市,与朋友们一同游历,而"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则是对未来和平时光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与战争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43)

杜审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字:必简
  • 籍贯:中国唐朝襄州襄阳
  • 生卒年:约645-708

相关古诗词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踰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赠崔融二十韵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

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

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

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

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

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傍。

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兴酣鸲鹆舞,言洽凤皇翔。

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

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

勿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自叙

中剑斫耳缺,被箭射胛过。

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