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经姑孰访林存莪署中赋赠

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

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

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

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标在北归途中经过姑孰,拜访林存莪的官署时所作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首联“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经在文社中相知相契,今日重逢,情感更加深厚。这里的“文社”指的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兰心”则比喻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颔联“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描绘了友人出家后的生活情景和诗人作为客人的感受。雉舞可能象征着友人出家后的宁静生活,而蝉吟则可能是诗人听到的自然之声,两者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友人生活的另一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感慨。

颈联“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赞美了友人官署所在地的自然美景。黄山的清爽空气和碧水的寒声,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寓意着友人官署环境的清幽和高雅。

尾联“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年来的志向和追求的尊重,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让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受到世俗束缚。这里“致主愿”可能指友人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和愿望,“吾道”则是指诗人的理想和道路,“朝簪”则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暗示诗人不会因外界影响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理想追求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风骨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4)

李之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余曙台

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

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

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

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周邑侯(其一)

清秋仙舄去还来,分得君王露几杯。

散入人间皆雨化,惊闻天上忽春回。

弦歌径逐琴声远,桃李争迎辇路开。

却望旧时听政处,阴阴竹树莫辞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呈周邑侯(其二)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

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

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