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其二)

晚通仕籍喜同朝,此去江东属望劳。

留务从来须长者,雅怀自喜得閒曹。

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

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朱玉峰即将前往南京任职的祝福与期待。首句“晚通仕籍喜同朝”表达了诗人对于朱玉峰在官场上的成就感到喜悦和欣慰,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在仕途上的共进。接着,“此去江东属望劳”则表达了对朱玉峰即将离开江东前往南京的不舍与期望。

“留务从来须长者”一句,既是对朱玉峰能力的认可,也暗含了对他在新职位上能够妥善处理政务的期许。“雅怀自喜得閒曹”则是对朱玉峰即将担任相对清闲职务的欣慰,体现了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心。

“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两句,高度赞扬了朱玉峰家族的悠久历史和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展现了对他的个人品质和才华的高度评价。

最后,“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表达了对朱玉峰未来旅途的祝愿,希望他能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即使年岁渐长,也能继续追求事业和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事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孙从一编修佥宪浙江

羡君潇洒玉堂仙,顾我飘零亦备员。

海内论交兼两世,班行联署恰三年。

别肠忍折燕台柳,宦况遥飞越水船。

谁谓江南身渐远,忧心常在五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盛斯显南京司封

蓟门秋风天早寒,潞河生波杨柳残。

沙尘吹衣日色薄,仙郎九月辞长安。

长安东下浮官舸,去去心驰大江左。

人情往往计南北,委顺知君无不可。

忆我前年入国门,连珂接佩多乡人。

岂无同朝欢,不及同乡美。

萧条逆旅中,吴音更堪喜。

宦辙羁人不得齐,一朝散去各东西。

向来坐客日以减,子行更使吾惋悽。

何如重为交游惜,再世通家非一日。

况也葭莩添姻戚,人生得意无南北。

我漫惜君君自适。

建业江山天下奇,圣皇昔此开鸿基。

穹宫杰构比丰镐,列职分曹同保釐。

百年形胜真雄壮,奕叶名家更清畅。

画省雍容如列仙,簿书萧散清而閒。

坐曹读书百不关,有时骑马看钟山。

形式: 古风

送赵丽卿(其一)

青骢款款旆悠悠,遥指孤云向石头。

到日长安应在望,夕阳江上更登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赵丽卿(其二)

旅居邻近最多情,几度趋朝并马行。

今日吾留君却去,共谁长乐听钟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