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夏镇呈赠叶台翁师相

道经夏镇口,适观卿云垂。

卿云纷五彩,谁不愿见之。

忆昔当年奏韶乐,此云缥缈流阿阁。

丹凤翩翻仪帝庭,金镛玉磬声交作。

寥寥异彩几人扬,我公今日吐其光。

沛为汉帝歌风地,亦近龙飞圣祖乡。

圣祖戎衣定天下,妙选耆英扶运化。

三公论道职调元,相与擎天镇中夏。

镇夏夏镇非偶然,金瓯长保翼神燕。

天子非常加意待,仙舟愿发无少延。

方今国家神气固,旭日初升策天路。

惟馀榷税未蠲除,旦夕喁喁思雨露。

公今入相早回天,一滴能消旱后烟。

枯崖亦与承膏泽,敢望开尊次末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韩上桂所作的《经夏镇呈赠叶台翁师相》。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夏镇时,恰逢卿云(五彩祥云)垂落的情景,表达了对叶台翁师相的敬仰之情。

首句“道经夏镇口,适观卿云垂”,点明地点和事件,诗人路过夏镇,恰好目睹了卿云的出现。接着,“卿云纷五彩,谁不愿见之”两句,以卿云的五彩斑斓,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当年奏韶乐时,卿云飘渺于阿阁之上,丹凤在帝庭飞翔,金镛玉磬之声交响,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诗人借此赞美叶台翁师相,称其今日如同卿云一般,光芒四射,为汉帝歌颂风范之地,也接近龙飞圣祖的故乡。

“圣祖戎衣定天下,妙选耆英扶运化”两句,赞扬叶台翁师相如圣祖般,以武力平定天下,又善于选拔贤能之人辅助治理。三公论道,调和阴阳,共同支撑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镇夏夏镇非偶然,金瓯长保翼神燕”两句,进一步强调夏镇的重要性,象征着国家的稳固与安全。天子对叶台翁师相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仙舟一样,随时准备出发,为国家效力。

最后,“方今国家神气固,旭日初升策天路”两句,表达了对当前国家形势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叶台翁师相能力的信任。尽管还有榷税未蠲除的问题,但人们期待着他的智慧与力量能带来雨露般的滋润,消除旱后的烟尘。诗人坚信,叶台翁师相的加入,将使国家更加稳固,人民生活更加繁荣。

整首诗通过描绘卿云的出现,以及对叶台翁师相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国家繁荣与稳定的期盼,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龙歌即事呈谢叶台翁师相

烛龙扬辉三万里,清光上映天河水。

幽崖毫发尽分明,遍照闾阎无彼此。

此烛本是台星精,时当有道泰阶平。

天子居宸运斗柄,玉烛均调万化成。

有时化作剑光紫,气射斗牛难逼迩。

忽悬秘阁灼青藜,更与文人校书史。

书史千年杳莫寻,师相曾研万古心。

玉衡四转提常正,水镜平涵江汉深。

即今入践微垣侧,一片丹心扶帝极。

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辉尚结云霞色。

道经沛郡昴星浮,萧相当年辅赤刘。

天垂五老扶皇业,霸术看同爝火流。

此时上将开营待,列炬华筵吐精彩。

万柝应知野燧消,一弯尚藉天灯在。

宴罢仙槎且复乘,沿河星斗辉相凌。

岂知滕阁迟王勃,更有龙门御李膺。

夜深剪烛延清话,香蜡频销未忍谢。

撤送座上双短檠,一路流光欢见借。

深院金莲不敢知,凿壁今资鼎说诗。

大臣自受朝阳宠,贫女亦邀邻屋私。

烨烨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

自思献曝本怀诚,岂患扪烛徒博笑。

长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视四方知。

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师。

形式: 古风

赠黄逢一

黄生手持明月珠,蚌胎乍剖辉天衢。

隋侯入袖不足拟,魏王照乘安所如。

携来就鬻五都市,瑕颣自恃无可指。

道路初无按剑虞,沧海竟切遗珠议。

此宝几为席上珍,灵光受妒泣鬼神。

愿君什袭无轻示,不是千金勿售人。

形式: 古风

赠顾述夫别驾

神剑虽闭匣,精光岂可藏。

骏马纵服盐,意气常激昂。

人生显晦何能定,只有肺肠堪照映。

投杼犹然惑母慈,拾煤尚足疑宣圣。

往日康衢或太行,乍时谈笑多机阱。

下士驰驱竞世情,大贤优游引天命。

公之妙质信非常,冰壶照射触琳琅。

高怀直揭千寻势,异藻常函五色章。

材大任小已足惜,守正被屈仍踧踖。

兰佩翻同萧艾捐,珠光却等沙尘掷。

乃公气度转开扩,倚涧寒松看落落。

折齿终不废啸歌,刮骨何妨任欢谑。

僦居幸与诸子邻,閒来文酒日相亲。

兴狂每索山花笑,歌罢翻闻鸟语新。

有仆捆屦差活身,慇勤伏侍忘其贫。

诸郎矫矫多奇气,摄衣屡接席上宾。

江左风流终自在,顾氏神驹竟可驯。

钜力便堪扛鼎吕,奇珍那得惮磨磷。

黄钟子气今回律,转盻旋看天地春。

形式: 古风

寿陈虚白父母

何以寿君惟玉液,金茎缥缈高千尺。

又何寿君有沧溟,一杯豁若吸长鲸。

羡君意气任潇洒,知君非是龌龊者。

六月天南起大鹏,过都历块驱神马。

处世常怀出世心,高山流水少知音。

何时坐我春风席,为我一曲鸣瑶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