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薛剑公

东城倦昔尘,西山憺今雾。

扬镳非爽术,戢翼有恒处。

与子两世籍,爰得平生遇。

挟荚悯亡羊,析薪从所务。

妍思茂春华,贞心烱秋素。

神理掇隋卞,太音锵咸頀。

方执黄牛革,言终射雉誉。

声微群喙张,浸广颓波赴。

佳恶虽自知,方圆匪独顾。

申章对妙匠,兰言在无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薛剑公》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洁的人格追求。

首先,“东城倦昔尘,西山憺今雾。”这两句以“东城”和“西山”为背景,通过“倦”和“憺”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尘嚣的厌倦和对当前宁静的享受,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接着,“扬镳非爽术,戢翼有恒处。”这两句运用了马匹的意象,通过“扬镳”和“戢翼”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行动与静止、进取与退守之间平衡的思考,暗示了在追求理想与保持内心平静之间的抉择。

“与子两世籍,爰得平生遇。”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与朋友薛剑公的深厚情谊,通过“两世籍”和“平生遇”,强调了两人之间的长久友谊和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挟荚悯亡羊,析薪从所务。”这两句运用了寓言式的表达,通过“挟荚”(手持竹夹)和“亡羊”(比喻失去的东西),以及“析薪”(劈柴)的场景,寓意了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专注的目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洞察。

“妍思茂春华,贞心烱秋素。”这两句赞美了薛剑公的才华与品德,通过“妍思”(美丽的思考)和“贞心”(坚贞的心灵),以及“春华”(春天的花朵)和“秋素”(秋天的素雅),形象地描绘了其内外兼修的美好品质。

“神理掇隋卞,太音锵咸頀。”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薛剑公的智慧与艺术造诣,通过“神理”(超凡的智慧)和“太音”(高雅的音乐),以及“掇隋卞”(收集珍贵的宝物)和“锵咸頀”(音乐的回响),展现了他对艺术与知识的追求和成就。

“方执黄牛革,言终射雉誉。”这两句通过“黄牛革”(皮革)和“射雉”(射猎)的场景,象征了薛剑公在事业上的努力与成功,同时也暗示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声微群喙张,浸广颓波赴。”这两句描述了外界的纷扰与压力,以及薛剑公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勇往直前的决心,通过“声微”(声音微弱)和“群喙张”(众人的指责),以及“浸广”(逐渐扩大)和“颓波赴”(逆流而上),展现了他在复杂环境中坚持真理与正义的勇气。

“佳恶虽自知,方圆匪独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薛剑公人格魅力的认可,通过“佳恶”(好坏)和“方圆”(正直与圆滑),以及“自知”(自我认知)和“匪独顾”(不仅考虑自己),强调了薛剑公在面对是非时的独立判断和坚持原则。

“申章对妙匠,兰言在无斁。”这两句以“申章”(陈述)和“妙匠”(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场景,以及“兰言”(芳香的语言)和“无斁”(永不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薛剑公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同时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综上所述,《赠薛剑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艺术、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的佳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友诗

高台迅风发,吹我出严城。

崎岖偶干禄,栖迟遂逃名。

广居趋此隘,巢枝谢彼营。

讵伤浮华歇,恒惧无友生。

叹川觏明月,吟泽揽芳蘅。

愿君怀妙善,崇此千秋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贫士

茂树有来憩,寒枝鲜见臻。

思为千亩阴,咄嗟空本根。

土膏不独异,尝与桃李邻。

陨叶随狂飙,已冬复望春。

处约苦心志,造草非小仁。

天地有倾缺,君子宁忧贫。

形式: 古风

止酒

酒泉尝戾止,不止石与斗。

夜饮不止卯,朝饮不止酉。

清不止尧舜,浊不止桀纣。

垆不止胡姬,瑟不止赵妇。

自从止一丘,十事止八九。

所止嗟因人,敢不自止酒。

时时欲止之,既止还复否。

虽云止勿乱,不止孔之丑。

止水有明鉴,皇王止敬口。

援琴歌止息,迁莺止高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适吴诗送黄羽可

章甫将有资,乃从南越适。

问子适何方,泰伯古所历。

兴废奚足云,贤哲丛今昔。

文心言子秘,乐意延陵析。

被裘无妄睨,栖庑有嘉觌。

彼观隆四姓,我想驰三益。

矧我梦寐劳,匪伊朝且夕。

送送超庾关,望望弥震泽。

海气肃襟袂,秋风迅帆席。

流霞烁鸡陂,寒月皓虎石。

允与素心人,抗论通云霓。

邂逅情或对,应求理不只。

无挟玙璠姿,取笑瓴与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