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读书,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忆江南野泊,雪压篷背时光景,正复似之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

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疏灯晕结。

觉霜逼、帘衣自裂。似扁舟、风来舵尾,野岸冷云叠。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

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乾雪。

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

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作者在小屋中读书的情境。"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形象地写出屋檐上的铁马在寒风中发出轻微的撞击声,如同冰块交谈,落叶稀疏,增添了冬日的寂寥。"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夜晚的鼠声和疲惫的翻书声,以及对热酒的渴望,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

"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灯光昏黄,寒霜侵袭,连帘幕也仿佛承受不住而破裂。"似扁舟、风来舵尾,野岸冷云叠",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叶扁舟,感受到窗外风的吹拂和岸边冷云的重重叠叠,进一步强化了漂泊无依的感觉。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夜晚的景色凄清,只有瘦弱的船桨划过水面,伴着一声箫音,显得格外哀婉。"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乾雪",窗户上传来纸张破裂的声音,让人误以为是落雪打在篷顶,增添了迷茫与惊奇。

"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作者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铜瓶,担心寒气太重会折损梅花,这不仅写出了环境的严寒,也寓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呵护。最后,"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打开门后,映入眼帘的是树影斑驳,月光冻结在地面上,整个画面充满了冷寂和凄凉。

整体来看,蒋春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冬夜读书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江南野泊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寂心境。

收录诗词(260)

蒋春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 字:鹿潭
  • 籍贯:江苏江阴
  • 生卒年:1818~1868

相关古诗词

探春.己酉秋暮,饮于珠溪,奉觞人颇似阿素,雾鬓风鬟,飘零亦相若也。感成此解

堕叶红腴,疏苔绿倦,年华轻换筝柱。

玉病禁秋,花娇媚晚,烛底鬓添凉雾。

缥缈惊鸿影,似乍见、春风前度。

暗怜舞褪丝杨,镜中消瘦眉妩。苏小芳颜认否。

甚油壁归来,偏恨迟暮。

带眼移香,琴心记梦,铅泪也无重数。

寒雨连江夜,莫更把、琵琶低诉。

明日相思,峭帆还挂愁去。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踏莎行.癸丑三月赋

叠砌苔深,遮窗松密。无人小院纤尘隔。

斜阳双燕欲归来,捲帘错放杨花入。

蝶怨香迟,莺嫌语涩。老红吹尽春无力。

东风一夜转平芜,可怜愁满江南北。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满庭芳

黄叶人家,芦花天气,到门秋水成湖。

携尊船过,帆小入菰蒲。

谁识天涯倦客,野桥外、寒雀惊呼。

还惆怅、霜前瘦影,人似柳萧疏。愁馀。

空自把、乡心寄雁,泛宅依凫。

任相逢一笑,不是吾庐。

漫托鱼波万顷,便秋风、难问莼鲈。

空江上,沈沈戍鼓,落日大旗孤。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瑶华.败荷

青房乍结,梦醒江南,又雨声敲碎。

罗衣叶叶寒未剪,乱压一湖深翠。

月明歌断,更谁倚、画船闲醉。

剩数丛、败苇荒芦,合写横塘秋意。

飘零漫惜青衫,算舞散湘皋,都是憔悴。

鸳鸯自浴,竟不管、悄换西风尘世。

凄凉太液,莫暗滴、露盘清泪。

待几时、重展枯香,斜日小桥鱼市。

形式: 词牌: 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