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

杜鹃有底怨春啼,燕子无端贴水飞。

不种自红仍自白,野酴醾压野蔷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杜鹃鸟为何满心怨恨地春天啼叫呢?
燕子无缘无故地贴近水面飞翔。

注释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厉,常象征哀愁或思乡。
有底:究竟,为什么。
怨:怨恨,不满。
春啼:在春天鸣叫。
燕子:一种常见的候鸟,春天归来筑巢。
无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贴水飞:紧贴水面飞行。
不种:自然生长。
自红:自己开花变红。
自白:自己开花变白。
野酴醾:一种野生的白色花,类似藤本月季。
压:覆盖,这里指花开得茂盛。
野蔷薇:野生的蔷薇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入城》,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思想。

“杜鹃有底怨春啼”一句中,“杜鹃”指的是杜宇,即杜鹃鸟,它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哀伤的情怀。“有底怨”则表明它对春天的不满,可能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会带走某种东西,让它感到失落或不安。这里“啼”字形象地描绘了鸟儿悲鸣的声音,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投入。

接着,“燕子无端贴水飞”中,“燕子”即燕子鸟,而“无端”则意味着没有明显的原因。“贴水飞”则是形容燕子飞行贴近水面的样子。这种写法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观察的敏锐,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有一种低落或沉思的情绪。

第三句“不种自红仍自白”描绘的是一种植物生长的情况,表明某些花朵即便没有经过人工栽培,它们依然会按照自然的规律开出不同颜色的花。这里也许暗含着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命运的某种感慨。

最后一句“野酴醾压野蔷薇”中,“野酴醾”指的是野外自然生长的葡萄,形容它们茂盛而有重量;“野蔷薇”则是野生的蔷薇花。这里通过对野生植物覆盖和交织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力的旺盛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情感波动。杨万里的笔触轻柔而深刻,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色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

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大星跳下银盆底,翻动琉璃一镜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

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夹路玉亭亭。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入常山界二首(其一)

老随千骑赴毗陵,骑吏朝来有喜声。

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入程乡县界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

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