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氛围。首句“蔓木丛篁古梵寒”,以“蔓木丛篁”描绘出虎丘山的茂密植被,加上“古梵”二字,暗示这里曾是佛教圣地,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氛围。“寒”字则增添了凉爽清新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凉气息。
接着,“凿开崖窦见波澜”一句,通过“凿开”和“崖窦”展现了虎丘山的地质特征,暗示着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而“见波澜”则直接描绘了山间或溪流或瀑布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水波荡漾,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莫邪久化苍龙去,犹作东吴剑气看”,运用了典故与象征手法。莫邪,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此处借指虎丘山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诗句中“化苍龙去”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暗含着虎丘山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寓意。“犹作东吴剑气看”则是将虎丘山的文化魅力比作东吴时期的宝剑之气,强调了虎丘山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底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名胜古迹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