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三)

少小欢游地,君家旧竹林。

每逢春酒夜,常醉绿萝阴。

树密云过慢,楼高月上深。

婆娑看老态,颇识故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末时期对旧友侯六山庄的追忆与怀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宴饮时的温馨氛围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首句“少小欢游地”,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侯六山庄的深厚情谊始于童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君家旧竹林”一句,不仅描绘了侯六山庄内竹林葱郁的景象,也暗示了这里曾是他们共同欢聚的地方,充满了回忆与情感的积淀。

“每逢春酒夜,常醉绿萝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夜宴饮的情景,绿萝的阴影下,美酒佳肴,朋友相聚,畅谈笑语,直至微醺。这里的“醉”不仅是身体上的沉醉,更是心灵上的陶醉,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树密云过慢,楼高月上深。”这两句转而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色。树木茂密,云彩缓缓移动,似乎不愿打扰这宁静的夜晚;高楼之上,月亮高悬,照亮了深邃的夜空。这样的景象既衬托出宴会的高雅与庄重,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望。

最后,“婆娑看老态,颇识故交心。”诗人以“婆娑”形容树木的姿态,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观察树木的老态,诗人仿佛看到了老友的面容,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亲切与熟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宴饮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旧友侯六山庄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四)

闻钟人未散,倚席兴偏长。

曲按新声度,花从静夜香。

青尊何地少,白发几人狂。

更订明朝约,过予旧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园牡丹小会四首(其一)

老去怜交态,春归念岁华。

还将今日酒,同对故年花。

色染丹台露,香流玉洞霞。

惟应栏槛小,不似五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东园牡丹小会四首(其二)

园林刚半亩,木药满亭台。

向日朝犹敛,迎风夜尽开。

酒从新岁待,客是隔城来。

俗杀平章第,朱门锁绣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东园牡丹小会四首(其三)

多少东风恨,天香正满林。

影摇春酒艳,色傍玉楼深。

乐曲临时制,花名按谱寻。

清平当日调,回忆久沈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