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祠

周道昔云季,王风荡无章。

宣尼辑麟史,诛赏慎天常。

秦灰讵终泯,汉教方再昌。

夫子隐龙德,下帷正迷方。

发愤缀道论,述圣冀升堂。

统真建礼乐,稽疑质灾祥。

斗酒碍吞舟,鱼目妒夜光。

迢迢江都相,郁郁东南行。

王泽永凋歇,明略不获张。

作赋悼迟暮,空文竟谁偿。

蹇予缅遐代,祇役迈维扬。

弭棹讯幽逸,凭轼仰堂隍。

朱轩覆重墄,琼栖妥灵相。

礼崇祀弥肃,迹往德愈芳。

怀贤轸遥眷,悠悠圣谟长。

云龙古难际,恻惋令神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董子祠》是一首对古代贤人董仲舒的敬仰与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董仲舒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在儒家学说复兴时期的重要贡献的赞扬。

首联“周道昔云季,王风荡无章”暗指周代末期风气衰颓,而董仲舒以整理《春秋》中的“麟史”,体现了他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宣尼辑麟史,诛赏慎天常"。

接着,诗中提到秦朝的严酷与汉朝儒教的复兴,暗示董仲舒的主张在乱世中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秦灰讵终泯,汉教方再昌”。他深藏不露,潜心学问,“夫子隐龙德,下帷正迷方”。

董仲舒的著述如“道论”旨在弘扬圣人之道,“述圣冀升堂”,试图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他倡导建立礼乐制度,探究自然现象以明人事,“统真建礼乐,稽疑质灾祥”。

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斗酒碍吞舟,鱼目妒夜光”,喻指社会现实的阻碍和个人遭遇的困境。诗人感叹其政治理想未能施展,“王泽永凋歇,明略不获张”。

最后,诗人表达对董仲舒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贤人远去的哀伤,“作赋悼迟暮,空文竟谁偿”。他亲自前往董子祠,表达对先贤的景仰,“弭棹讯幽逸,凭轼仰堂隍”。

祠堂中的景象庄重神圣,“朱轩覆重阶,琼栖妥灵相”,祭祀仪式严谨,董仲舒的美德因此更加显扬。“礼崇祀弥肃,迹往德愈芳”,诗人感慨圣人的智慧和美德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董仲舒的敬仰,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贤人命运的同情。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漂母祠

步自城西门,古祠蔽荒垣。

借问道傍子,云是漂母魂。

慨昔逐鹿代,英俊殢邱樊。

桓桓淮阴侯,韬钤富心源。

龙蛰厄丛蚁,豹隐翳霾昏。

少年恣凌侮,列卒同趋奔。

范雎身屡辱,张仪舌徒存。

流离伏河涘,狼籍蒙壶飧。

草具固云鲜,居穷易为恩。

献块获晋赏,羹颉列汉藩。

矧兹贤妪惠,兴哀逮王孙。

既启万户封,竟残千金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答谢生

楚南有奇士,毓秀自荆衡。

气涵百川润,才苞群汇英。

操觚涉词苑,仰蹈作者程。

璘㻞蕴玉藻,㔩沓腾金声。

落羽讵云失,登龙咸尔荣。

遇我齐鲁郊,泻心类平生。

继枉琼瑶作,侈价溢连城。

大雅丧久矣,顾兹心震惊。

矧闻伟丽士,矜气靡和平。

具美鲜疵德,群彦嘉令名。

吾衰伏岩壑,愿尔充国桢。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张处士园葵

逸士逃江海,息影卧丘园。

育物莳嘉植,冥心观化原。

百卉各尔媚,乃眷倾阳根。

丹蘤耀朱夏,翠茎承露繁。

卫足智以周,凌寒道弥存。

众美既有合,贞性固宜敦。

撰德拟松柏,袭芳偕兰荪。

永怀慎勿伐,玄契渺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上职方叔父封君寿诗

葛仙隐方厓,陶公栖曲林。

邦圻聚灵薮,往哲寄幽寻。

季父慕嘉遁,卜筑东山岑。

丹榆夹门径,平畴间清浔。

劳形理耕织,旷望悦高深。

亲交集近局,浊酒时共斟。

岂必丝与竹,俯聆清涧音。

机心一以息,宴坐但冲襟。

醇和会玄理,恺悌契神心。

渥颜永无改,万寿乐且湛。

爱子解组归,娱彩兰堂阴。

列鼎力岂逮,苦节播休音。

箪瓢进菽水,俯仰展欢忱。

内盛匪外备,物理徵在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