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别郡耆庶》,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离任时复杂的心情和对百姓深切的关怀。
首联“三年考绩有何成,惭愧乌台过誉声”,诗人以自谦之语开头,表达了对自己任职三年来政绩的反思与自我评价,同时对乌台(古代官署名)的过誉表示了谦逊和惭愧,流露出一种低调而内省的态度。
颔联“父老漫劳留去辙,使君焉敢冒群情”,诗人通过父老的挽留与自己的不敢轻率决定,反映了地方官员与百姓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权力与百姓意愿之间关系的审慎态度。
颈联“空馀憔悴民犹旧,欲散穷愁恨未能”,诗人描绘了离任前后百姓生活状况的对比,尽管自己身心俱疲,但百姓的生活依旧艰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深忧虑和无法彻底解决民生问题的遗憾。
尾联“记取绿杨桥畔路,踌躇同尔听迁莺”,诗人以绿杨桥畔的路作为别离的象征,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未来可能的重逢,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离任时的感受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