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五)

日射天门乌乱啼,朝回祇在掖垣西。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首句“日射天门乌乱啼”,以乌鸦的啼叫声衬托出皇宫的庄严与宁静,日光照射在天门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朝回祇在掖垣西”描述了官员们朝拜归来的情景,他们并未远离皇宫,而是停留在皇宫附近,体现了古代官场的严谨与秩序。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雅致。玉堂,即翰林院,是文人学士的聚集地;视草,指起草诏书,显示了文官的重要职责。鸾驭,象征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官员们的归途。内苑看花,散马蹄,则描绘了春天宫苑中赏花游玩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太液池的波光粼粼,仿佛与皇宫相接,而西山的云气则轻盈地飘入窗帘之间,营造了一种既宏伟又幽静的意境。

最后,“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即使是在离别之后,也能感受到皇恩的温暖与香气,这种香气不仅是指字面意义上的香气,更象征着君主的恩泽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与自然之美,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六)

十年谬忝戴朝簪,岁月欺人老易临。

报国未酬明主意,托交深识故人心。

太平制作过前辈,早岁声华在禁林。

何日西窗同剪烛,尊前夜雨听新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七)

扈跸叨陪侍从臣,后车宁敢附麒麟。

三春跋涉秦淮道,万里经行析木津。

薄宦十年违梓里,丹心此日系枫宸。

南来冠盖多如雨,欲赋长杨愧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八)

春风跃马上燕台,一览江山亦快哉。

盛世遭逢叨宠眷,微生报答愧非才。

已从琼岛看花去,还忆长杨献赋来。

早晚元戎清朔漠,先期扈跸日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九)

金水桥东谩卜居,趍朝日日侍皇舆。

心悬北阙青云近,日接南天树影疏。

远客风流应未减,诸公文采复何如。

痴儿无事烦深念,懒钝宁能读父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