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望蟾阁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以“高阁湖心号望蟾”开篇,巧妙地将阁楼置于湖心,仿佛与月共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每来小坐未曾淹”,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每次前来都流连忘返,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何尝座里披金镜,为忆阶前响玉签。”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金镜,阶前的玉签声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座中,也仿佛能看见那明亮的月光,心中回响着那些珍贵的记忆。
“虚阔情知景无二,因缘时见晓馀尖。”这里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广阔与独特,即使在不同的时刻,景色虽有变化,但那份自然之美始终不变。诗人通过“因缘”二字,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以及偶然间所见的美景。
最后,“却欣八面珠帘捲,水色山光取次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喜悦,卷起珠帘,任由水色山光自由展现,仿佛在轻轻拾取这份美丽。整首诗通过对望蟾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