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极乐寺僧言入夏来辨色蚤起于万绿阴中听百鸟调舌辄有尘外之想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鉴赏

这首《蓦山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夏日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极乐寺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感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一林深碧”,开篇即以绿色为主色调,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景象。“数里寻香积”,在绿林深处探寻香气的积累,暗示着禅意的追寻与发现。接着,“入门径通幽”一句,引人进入一个神秘而幽静的世界,仿佛是通往内心深处的旅程。

“只斜照、花阴寂寂”,阳光透过花叶洒下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玉虹翻动,凉云轻动,这些细节描绘了水景之美,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诗人的心灵随着眼前的美景而远行,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与实现。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弹琴还是品茶,都能感受到清风拂面,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愉悦。这种超越世俗的体验,让人心生向往。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清晨的钟声,进一步深化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翠鸟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真理,而夜间的迷离与清晨的钟声,则是心灵回归与觉醒的象征。整首词在结束时,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蓦山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通过对极乐寺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93)

张祥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玉壶山人为余作美人拜月图数年矣携之行箧再付装池漫题此阕

桂影轮圆,湘纹几净,残夜更筹初转。

好事天边,蓦地凄凉难遣。

怪云意、薄似郎痴,道明月、还如侬面。

恁拣取、心字香烧,临风未许綵丝剪。

蛾眉旧恨常敛,犹记拾花阶下,抛残金钿。

著个朱阑,扶住轻盈娇懒。

便偻指、几度团栾,祇瞥眼、辰移星换。

又谁知、裙钗芙蓉,绣痕沾碧藓。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满庭芳

堤柳销金,江枫攒锦,瞥眼易感秋光。

个侬愁思,潦倒几名场。

不放春花斗艳,争共惜、移种河阳。

花无那、相看脉脉,消息问东皇。苍凉。

重记省,蛾镫蝶枕,说向津梁。

只听残更漏,直恁宵长。

还是豪吟做甚,游纵倦、未受诗降。

燕云外、题缄远寄,新雁两三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老墙根访蔗山园看菊赠主人

篱角黄疏,墙根秋老,好句觅向谁边。

石湖新谱,花发范村前。

霜色偏饶烂漫,都埽却、荒径寒烟。

君知否、提壶健者,供养已经年。经年。

閒里过,多情夜雨,白发三千。

便家无山住,境亦神仙。

我欲狂歌置酒,拚一醉、舞蔗当筵。

归来后、镫青月白,残梦故乡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浣溪沙.袁江买棹南下率成此解

秋雨秋风可奈何。年来诗思托渔歌。

今宵真个梦烟波。

日落深林鞭影乱,苔荒高岸纤痕多。

匆匆何似莫经过。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