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庵题壁三首(其二)

喟然尼父欲无言,坚白纷纷尚未阑。

但得此身还造物,不须一字落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宪成所作的《延福庵题壁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首句“喟然尼父欲无言”,以孔子(尼父)为喻,感叹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即使圣贤也难以找到确切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深思。

次句“坚白纷纷尚未阑”,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出世间纷争不断、真理难求的景象。“坚白”二字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指事物的属性,这里借指世间的种种观点和争论。诗人以“坚白”形容世间的种种争论,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与辩论,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的现状。

后两句“但得此身还造物,不须一字落人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诗人认为,只要能保持真我,回归自然(造物),就不必在意世间的是非评价或留下任何文字记载。这体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内在精神自由的高远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孔子的无奈与诗人自身的坚定,展现了对真理探索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精神独立性的向往。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社会和真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

顾宪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延福庵题壁三首(其三)

嘐嘐妄议古之人,岁月蹉跎忽到今。

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谈思永以唐张祜题惠山诗勒石重街小洞之闲与诸弟同赋

山屐逶迤萧寺西,一支藤杖漫相携。

涓涓泉响聆幽洞,细细莎深认故溪。

胜迹不随今古变,物情只觉去来迷。

昔贤留咏归何处,却喜新碑勒旧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旅书

空庭吟步晚萧条,屐齿铿然破寂寥。

平野暝烟浮叆叇,隔城寒岭锁迢峣。

诗名老去随人说,侠气重来转自骄。

世道式微吾道贵,不妨踪迹寄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蔡君谟即惠山泉煮茶诗欧阳公称其极有古人风格余暇煮茗泉上因用其韵非遂偷其格律也

文章本天成,偶与作者遇。

此泉与此茶,兼赏此翁趣。

两两相凑发,一一得呈露。

胡取旗与鎗,可以扫百虑。

百虑不敢入,秋声出深树。

日日泉上来,此意偶一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