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生活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与感悟。诗中“熟知茅斋绝低小”一句,通过对茅屋高度的熟悉来隐喻诗人的平淡生活,以及他对周遭环境的深刻了解。“江上燕子故来频”则描绘了燕子的常来常往,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情景。
“衔泥点污琴书内”,这里的“衔泥点污”指的是燕子在筑巢时带来的泥土落在诗人的琴书之上,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宁静与闲适。最后一句“更接飞虫打著人”,则展现了春日景象中飞虫四处飞舞,偶尔扑向人的情形,增添了一份生动和自然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传达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