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一)

取士虽多术,知人在片谈。

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

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

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选拔人才的方法虽然多样,但识人只需一次交谈。
如今,文书工作极为重要,允许他们参与决策讨论。
像贾谊那样出身卑微的人也能得到重用,刘蜕凭借智谋出谋划策。
大地广阔如船,承载着我们追求共同利益向西南方向发展。

注释

取士:选拔人才。
虽:虽然。
多术:多样方法。
知人:识人。
在:在。
片谈:一次交谈。
文书:文书工作。
今:现在。
倚重:极为重视。
谋议:决策讨论。
许:允许。
相参:参与。
饵陋:出身卑微却受重用。
贾生:贾谊(汉代才子,出身贫寒)。
五:比喻地位低微。
策明:智谋出众。
刘蜕:刘蜕(古代人物,以智谋著称)。
三:比喻智谋之高。
坤舆:大地。
方:正。
厚载:广阔承载。
朋利:共同的利益。
得:获取。
西南:向西南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一)》。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吴叔永新制的织机表示祝贺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人才选拔和器物制造的重视。

“取士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此两句表达了即便是选拔才者众多,但真正识别人才的能力却寥若晨露,这种识人之能往往体现在简短而精辟的交谈中。这里,“片谈”指的是简单几句谈话,通过这简短的交流就能洞察一个人的品格和才华。

“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这两句描写了当时官府中的文书堆积如山,对于策谋讨论则是众说纷纭,彼此商讨。这里,“倚重”形容文件的繁多和重要性,而“许相参”则表明各种意见都被允许并参与到讨论中。

“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这两句是对古代贤士的称颂。其中,“饵陋”指的是古时贤者伯夷,以其清高廉洁著称;“贾生”则是东汉名臣贾谊,知人善任,而“五”可能暗示其多次担任重要职位;“策明刘蜕三”则是对西汉时期的宰相刘向的赞誉,他以才智和治国能力著称,且在历史上有三次显赫的政绩。

“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盛大的场面。其中,“坤舆”指的是用来装载重物的大车,形容吴叔永新制织机之坚固与能承载重负;“厚载”则是对其强调;“朋利得西南”可能暗示了这台织机不仅在当地有名,更是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选拔、文书谋议和古代贤士的称颂,间接表达了对吴叔永新制织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肯定。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休。

天上凄凉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

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

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甲午中秋在魏塘值风雨

向来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

孤鸾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

料得嫦娥念摇落,不教无酒对征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其二)

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甲申宁庙挽词(其二)

自听山东诏,甘泉息夜烟。

玺膺新玉帛,图贡旧山川。

望切尧民日,忧形杞国天。

中原尤感泣,不独老臣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