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双调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

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

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

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

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

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翻译

窗帘轻轻卷起青楼,春风温暖,杨花在晴朗的白天随意飘飞。
兰花的香气消散,红色的纱帐被揭开,绣枕快速移动靠近对方。
海棠花凋谢,春意融融,她依偎着我,娇媚的眼神频繁流转。
象牙床安稳,鸳鸯锦被铺开,却只是徒然翻动红色的皱褶。
一夜之间情感浓厚如酒,香汗浸湿了薄纱,时而微微透出。
鸾鸟疲倦,凤凰慵懒,她的眉头紧锁,仿佛连画都无法描绘。
问她是否真的对我深情如斯?梅花般的红润,樱桃般的朱唇。
从今以后,为了郎君,她的小蛮腰会更加纤细消瘦。

注释

帘卷:窗帘卷起。
青楼:指代华丽的楼房,可能为闺房。
东风:春风。
兰袂:兰花的衣袖。
罗帐:丝质的帷帐。
偎人:依偎着爱人。
娇波:娇媚的眼神。
象床:豪华的大床。
鸳衾:鸳鸯被子。
梅萼:梅花的花瓣。
胭脂:女子脸上的红晕。
纤腰:形容女子细腰。

鉴赏

这首《花心动·双调》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旖旎画卷。开篇“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写景,春风轻拂,楼阁窗帘微启,杨花在晴朗的白天漫天飞舞,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接下来,“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描绘女子的闺房生活,兰花香气消散,红色的罗帐轻轻掀起,她与爱人共枕而眠,画面温馨亲密。“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进一步渲染了春情,海棠花凋谢,两人依偎着,眼神交流中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下片“一夜情浓似酒”直接表达夜晚的浓情蜜意,女子香汗淋漓,鲛绡轻透,显示出情感的热烈。“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通过比喻,形容女子慵懒而妩媚的姿态,连画工都难以捕捉其美。“问伊可煞□人厚”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疑问,暗示对方的深情厚意。

结尾“梅萼露、胭脂檀口。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以梅花、红唇和女子因爱情而消瘦的腰肢,形象地展现了女子为爱付出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闺房的温情与缠绵,展现了词人对于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刻画。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花犯.小石(其三)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形式: 词牌: 花犯

芳草渡/系裙腰.别恨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

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

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愁睹。

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

谩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

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

澹暮色,看尽栖鸦乱舞。

形式: 词牌: 芳草渡

苏幕遮.般涉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诉衷情令.商调

堤前亭午未融霜。风紧雁无行。

重寻旧日岐路,茸帽北游装。期信杳,别离长。

远情伤。风翻酒幔,寒凝茶烟,又是何乡。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