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作,名为《王略帖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
首句“昭回于天垂英光”,以“昭回”形容天宇的明亮与辉煌,以“英光”比喻天地间万物的光辉,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宇宙景象。接着,“跨颉历籀化大荒”,通过“颉”、“籀”这两个古代文字体系的名称,象征着文字与文明的起源,描述了从混沌初开到文明诞生的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这一句则将自然界的烟云与花色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与行动,仿佛在悠然自得地游荡,其间的“一噫”之声,却能传颂万古,成为天地间最伟大的篇章。这里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宇宙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鸾夸虬引鹄序翔,洞天九九通辽阳。”鸾鸟、虬龙与鹄鸟在空中翱翔,象征着自由与力量的展现,而“洞天九九”则暗示着深邃的宇宙空间与无穷的探索欲望。辽阳作为地名,此处可能被抽象为遥远之地或未知领域,整个画面充满探险与发现的激情。
最后,“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黻藏。”“十二小劫”代表了漫长的时间尺度,强调宇宙变化的缓慢与深远影响。玺印、神诃与黻藏则是权力、神圣与秩序的象征,表明在宇宙的演变中,这些元素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时间、生命与文明的深刻思考,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宇宙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