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七)

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

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途。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这里并非全然有,也非处处空无。
有与无交织无定,香气弥漫在道路上。

注释

有:存在,指具体的事物。
无:不存在,空无一物。
不到处:不固定,无处不在。
馨香: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满:充满,遍及。
道途: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名为《偈颂二十一首》中的第十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寓意深远,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两面性,既有存在的一面,也有虚无的一面。"有无不到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立统一,表明事物在变化中难以捉摸,无常之中又蕴含着恒常。最后的"馨香满道途"则象征着尽管世间纷繁复杂,但内心的清净和智慧如同馨香弥漫,充满道路,引导人们走向觉悟与超脱。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和存在的真谛。

收录诗词(96)

释普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六)

云门一曲,调高千古。子细推穷,从来无谱。

此曲只应天上有,大士得来无本据。

今日当阳分付,新年诸路化主。

在处富有知音,遇著知音举似。

举似则不无,且道是何曲调,腊月二十五。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五)

一阳来复,暖回幽谷。云黄山上,喜气浮空。

绣水溪头,疏影含玉。

老胡不会转身句,无节目中生节目。

累及拄杖子,皮肤脱落尽,通身乌律漆。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四)

破砂盆,漏灯盏。死偷心,灭正眼。

近之则愈远,亲之则愈疏。瞻之在前,忽然在后。

全明全暗,双放双收。番复看来,当甚热大。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三)

久向双林,可曾游历。及乎到来,果是殊别。

山环水绕,寺广人稀。内空外空,无彼无此。

彷佛威音那畔,分明古佛家风。

不妨按下云头,钵囊暂且高挂。

坐则同坐,行则同行。同苦同甘,同忧同乐。

必竟事作么生,但看人情若好,自然吃水也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