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公年六十,六十金公老。
姹女年六十,六十姹女少。
金公年三十,姹女还渐少。
老翁得少妻,枯杨自生筱。
夫妻同一处,成道和合了。
根本是黄芽,金公元一家。
姹女入铅室,须臾地变茶。
覆月合仰月,仰月急须赊。
固济重固济,固济似丹家。
丙丁张下诐,混沌自甜葩。
七八阳数极,九六更须加。
四壳阳既满,五色似朝霞。
去阳除覆月,上上好黄芽。
黄即黄金色,白即白马牙。
变化成运载,故号曰河车。
玄明与滨伏,夫妇同一家。
本是王阳术,黄帝羡金花。
智者能隐秘,愚者向人誇。
若达此道者,鹤控白云涯。
这首《七返砂歌》是唐代道士窦真君所作,内容涉及道教炼丹术,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金公(代表金丹)与姹女(代表精气)的融合过程,象征着修道者通过内丹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金公”、“姹女”、“黄芽”、“铅室”、“河车”等,都是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金公代表了金丹,姹女则象征着精气或女性的元神,两者结合象征着内丹修炼的关键步骤。诗中提到的“固济”、“丙丁”、“混沌”等,都是炼丹过程中重要的概念和操作。
“七八阳数极,九六更须加”描述了修炼过程中阴阳调和的重要性,“四壳阳既满,五色似朝霞”则表达了修炼成功后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状态。最后,“鹤控白云涯”象征着修炼者达到了超脱尘世、飞升仙界的境界。
整体而言,《七返砂歌》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对道教内丹修炼理论的深刻阐述,体现了古代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理想。
不详
岩叟承恩宠,烧丹在禁闱。
釜中诸药化,炉上水银飞。
璧合秋霜色,光含夜月辉。
总由明主感,能使道精微。
却取抽成汞,还烧遣作砂。
上仙方秘密,中禁药精华。
紫气含真色,朱光杂晓霞。
欲将同一体,须更猛三花。
转转穷微妙,重重入杳冥。
由将药砂体,却变水银形。
气合秋霜静,朱光夜落星。
自然成姹女,何虑不通灵。
白锡虽初化,黄芽制已凝。
元如天降雪,映似结池冰。
研土干和炒,罗灰湿拌蒸。
仍须看气色,更待卤咸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