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庵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

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

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入山林的体验与感悟。首句“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表达了进入深山必须准备住宿,否则徒劳无功的现实考量,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探索精神的肯定。接下来,“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两句,通过寻找泉水和嗅闻兰花的行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完全掌握。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则以杉树的挺拔与怪石的奇特,象征着自然界中事物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强调了观察与发现的重要性。最后,“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以到达山顶后返回时路径更加曲折为例,寓意人生的旅程往往充满变数,即使目标明确,过程也可能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探索精神的赞颂以及对人生旅程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2)

左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

  • 号:委羽居士
  • 籍贯:黄岩县(今浙江黄岩区)城东永宁山下
  • 生卒年:?~约1142

相关古诗词

天台石桥

咄哉桥畔客,何不向前行。

自是君心险,无从此地平。

银河千尺到,金剑一棱倾。

故我诸缘断,唯闻流水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一)

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

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

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

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

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

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

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三)

避地绕天涯,艰难两鬓华。

逢人唯问贼,有梦只还家。

几处看枫叶,今朝见菊花。

客衣寒更薄,日暮在平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