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夫谣

水夫住在长江边,年年捉送装兵船。

上水下水不计数,但见船来点夫去。

十家门派一夫行,生死向前无怨声。

衣中何有苦搜索,身无钱使夜当缚。

遭他鞭挞无完肤,行迟还用刀箭驱。

掣刀在腰箭在手,人命贱同豕与狗。

射死纷纷满路尸,那敢问人死者谁?

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

腐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水夫谣》描绘了水夫们艰辛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诗中通过水夫常年在长江边劳作,为运送兵船而奔波,揭示了他们为了国家军事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上水下水不计数,但见船来点夫去",形象地展现了水夫们频繁的劳役,"十家门派一夫行,生死向前无怨声"则表现出他们的坚韧与沉默。

然而,水夫们的境遇极为悲惨,"衣中何有苦搜索,身无钱使夜当缚",生活困苦至极,甚至受到无情鞭挞和刀箭驱赶,"人命贱同豕与狗",生命被视如草芥。诗中通过"射死纷纷满路尸,那敢问人死者谁",控诉了水夫们遭受的非人待遇和生命的漠视。

最后,诗人以父母送别孩子的场景结束,"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表达了对水夫家庭的同情,以及"腐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揭示了水夫劳动对于家庭生计的重要性,以及家人对他们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水夫谣》以质朴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望石湖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

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葑门口号

灭渡桥回柳映塘,南风吹郭不胜香。

湖田半种紫芒稻,麦笠时遮青苎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月五日先孺人生日痛成

笼翮思飞孰与哀,哺雏未反母先摧。

茫茫纵使重霄彻,杳杳难将万古回。

厨下米薪如手辨,堂前风雨莫花开。

读书两字从头误,直悔男儿堕地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