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
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
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崖之上,面对广阔天地的感慨。首联“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景象,诗人长啸之后,心境变得宁静。颔联“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将变幻莫测的世事比作汹涌的白浪,而真挚的友情则如同屹立不倒的青山,形象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颈联“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描绘了战乱不断,但诗人依然在秋日的原野中独自来去,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尾联“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时局的忧虑,感叹自己虽有匡时济世之心,却无能为力,只能面对困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百尺危楼峭壁悬,元龙那有此天然。
迎眸山色无今古,悦耳泉声有管弦。
野鹭行行投晚浦,丛篁历历数平川。
可怜大道皆荆棘,胜境睽违已廿年。
警报纷传乱未平,戒严此地设防兵。
鲸鲵跋扈狂翻浪,鹅鹳成军密结营。
一片旌旗摇月色,五更刁斗答涛声。
书生小试筹边策,不负雄心是请缨。
报国生平矢效忠,毛锥一掷便从戎。
世无俞、戚谁筹策,贼是孙、卢易建功。
壮志欲除蛟虎害,近灾莫谓马牛风。
海门潮急欃枪闪,剑气冲霄已化虹。
蛟害欣闻仗剑除,喜看寰海镜清如。
孤军扼险当关虎,小丑跳梁咏釜鱼。
兵气全销吟望惬,饶歌高唱凯旋徐。
旌旗焕彩鞭丝软,整策花骢返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