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郑何二子宿光孝寺颛上人房

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

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

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

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大任在光孝寺颛上人房与友人共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联“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点明了人物身份和活动地点,释子即僧侣,诃林可能是寺院中的树林,化城则指佛教中比喻的善法之城,暗示了佛教修行的目的地。这一联既交代了背景,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现的佛教修行的场景。

颔联“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提到了两位佛教高僧——宗雷和支遁,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知识的深厚兴趣和对高僧的仰慕之情。“宗雷多内学”可能是指宗雷在内典(佛教经典)上有深厚的造诣,“支遁是平生”则表达了诗人与支遁的深厚友谊或对支遁生活的向往。

颈联“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池边的月色淡雅,映照着禅者的内心世界;风铃随风轻响,仿佛回应着梵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深切感受。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即使夜深不眠,也能倾听寒夜的更声,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体验。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也流露出其对当下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寻陈士鹄郭外幽居

瀼西还此地,河上独精庐。

野路渔樵外,江郊霜露馀。

天寒一瓢酒,岁晏五车书。

愿就于陵子,灌园何所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罗浮杂咏四首(其一)蓬莱阁

夜静传真诀,飞仙暂此留。

飙轮过碧水,羽盖入丹丘。

鹤语千峰月,松吟万壑秋。

沧桑今可待,双舄几时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罗浮杂咏四首(其二)单道开石室

衣褐南来客,罗浮路不迷。

初行秦甸外,肯止邺城西。

餐石何须煮,编茅尚可栖。

千秋蝉蜕地,谢豹为谁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罗浮杂咏四首(其三)王野人庐

鸡犬云中去,遗墟在观原。

岭猿啼蕙帐,山叶积柴门。

夜月穿萝到,春林入涧喧。

樵苏无可问,知是野人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