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画

不见完时见缺时,断缣残素欲何为。

河山破碎谁司责,人物彫零事可知。

云散风流王粲恨,天倾地陷屈平悲。

补空当有丹青手,欲赠如椽笔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破画》由清代诗人梁成楠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残破之画,抒发了对国家破碎、人事凋零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首联“不见完时见缺时,断缣残素欲何为”,以一幅残破的画喻指国家和人事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困惑。画面上的完整与缺失,象征着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与遗憾,引发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颔联“河山破碎谁司责,人物彫零事可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国家的破碎比作河山的崩塌,指出这种局面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有人为之,呼唤着责任与担当。同时,通过对人物凋零的描述,强调了社会变迁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哀伤。

颈联“云散风流王粲恨,天倾地陷屈平悲”运用典故,借三国时期诗人王粲和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文人志士的同情与哀悼。王粲在乱世中流离失所,屈原则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这两句诗寄托了诗人对当下社会中同样遭受不公与苦难者的深切关怀。

尾联“补空当有丹青手,欲赠如椽笔一枝”则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虽然现实充满缺陷,但仍有艺术家能够凭借手中的画笔或文字,去描绘理想的世界,传递希望与力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有所期待,相信艺术能够成为疗愈社会创伤、激发人们向上精神的重要工具。

整体而言,《破画》通过一幅残破之画的意象,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与反思,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收录诗词(73)

梁成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残稿

古锦囊空喜见君,偏师亦足壮吾军。

尚留声价三分重,未等诗书一炬焚。

死后长卿封禅草,生前瑕叔战场文。

早知灰劫应藏腹,勿任词人醉墨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鱼骨鹤(其一)

腮鬐剥落脍残留,幻作霜翎雪羽俦。

却讶胎禽藏丙穴,可知蜕骨是丹邱。

乘轩讵有停车日,溉釜偏无煮鹤羞。

莫道充庖虾菜品,栖形欲啸海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鱼骨鹤(其二)

庄叟濠梁事已非,可怜华表几时归。

羹残已不留香髓,羽化犹能认缟衣。

铩翮凌云飞未得,无声警露和应稀。

伊谁骨肉沾枯肆,也拟鸣皋达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石榴花

翠叶朱英映槛斜,薰风乍度展狂花。

枝拖火齐烧新月,蕊缀丹珠妒晚霞。

龙烛辉时开绛帐,缃罗栽就补红纱。

可怜梅雨轻飘后,金谷无因色太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