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破画》由清代诗人梁成楠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残破之画,抒发了对国家破碎、人事凋零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首联“不见完时见缺时,断缣残素欲何为”,以一幅残破的画喻指国家和人事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困惑。画面上的完整与缺失,象征着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与遗憾,引发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颔联“河山破碎谁司责,人物彫零事可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国家的破碎比作河山的崩塌,指出这种局面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有人为之,呼唤着责任与担当。同时,通过对人物凋零的描述,强调了社会变迁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哀伤。
颈联“云散风流王粲恨,天倾地陷屈平悲”运用典故,借三国时期诗人王粲和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文人志士的同情与哀悼。王粲在乱世中流离失所,屈原则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这两句诗寄托了诗人对当下社会中同样遭受不公与苦难者的深切关怀。
尾联“补空当有丹青手,欲赠如椽笔一枝”则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虽然现实充满缺陷,但仍有艺术家能够凭借手中的画笔或文字,去描绘理想的世界,传递希望与力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有所期待,相信艺术能够成为疗愈社会创伤、激发人们向上精神的重要工具。
整体而言,《破画》通过一幅残破之画的意象,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与反思,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