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篱茅舍去相安,谁与移根入画栏。
尽道重帘妨暖日,疏枝却得护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竹篱茅舍去相安",表达了居住在竹围成的小屋里的人们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而"谁与移根入画栏"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提问或许是一种向往,没有直接的答案,但给人以无限遐想。
"尽道重帘妨暖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春日里人们因为温暖而不愿出门,享受着室内的舒适。最后一句"疏枝却得护春寒",则显示了即便是在春天,这些稀疏的树枝也能在寒冷中保护着春意,给人一种淡雅和宁静之感。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暮云新月一钩镰,归路溪风动碧蒹。
美酒不妨车后载,夜深无处认青帘。
踏石穿云野兴添,傍崖昌歜绿纤纤。
幽人近得安心术,撷满湘篮意未厌。
云润衣裾夕露沾,悬崖一水散疏帘。
精庐隐约青山下,缥缈飞甍出画檐。
元正讲礼讵能忘,便辱留连设酒浆。
笑指一船春盎盎,稽山应未愧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