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天成寺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庄严,以及寺内氛围的肃穆与超凡脱俗。
首联“盘涧千回岚翠重,到来古刹据芙蓉”以盘旋曲折的山涧和环绕其间的浓绿雾气起笔,形象地勾勒出天成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接着点明古刹坐落于芙蓉花旁,既展现了寺院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其环境的清雅与高洁。
颔联“江山一览仍凭阁,风日初晴正柏冬”转而从宏观角度描绘,江山壮丽,尽收眼底,但观赏者需倚靠楼阁方能尽览,同时点明了时节为初冬,微风轻拂,阳光初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颈联“泉似袪尘常挂箔,松如听法拟降龙”进一步深入到寺内的景象,泉水清澈,仿佛能洗净尘埃,挂在帘幕之上,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松树挺拔,似乎在倾听佛法,准备降服龙王,暗喻着修行者的虔诚与坚定。
尾联“小俄延复催归辔,清恋惟留云外钟”则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清静生活的留恋与不舍,短暂的停留后,不得不返回尘世,但心中却留下了那悠远的钟声,象征着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天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庄严,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