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避地寒食》由明代诗人易翀所作,描绘了诗人避难在外,正值寒食节时的感慨与心境。
首联“插柳才惊寒食逢,弟兄奔走各西东。” 描绘了诗人意外在寒食节这一天遇到了插柳的习俗,而此时他与兄弟们却因避难各自奔走于东西两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分离的无奈和哀伤。
颔联“落花有恨随风舞,芳草无情泣露浓。” 通过落花随风飘舞,似乎带着遗憾与悲伤;芳草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浓绿,却无动于衷,象征着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多情相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颈联“白发暗添沦落里,青春已过乱离中。” 描述了诗人年华老去,白发悄悄在颠沛流离中增多,美好的青春时光已在战乱中流逝,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尾联“寥寥先陇南山外,谁为持觞一扫松。” 意味深长,诗人身处荒凉之地,远处是山岭,无人陪伴,只有祭扫祖先坟墓的仪式,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避难在外的遭遇和内心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凉,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