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师石居住在城中寺庙的环境和心境。首句“近住城中寺”,点明了诗人的居所,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僧人或对佛教文化有所亲近的人。接下来的“阴云渍竹房”形象地写出竹林小屋在阴云笼罩下的静谧与湿润,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雨多香篆久”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香篆(点燃的香)在湿润空气中缭绕,香气持久,增添了禅意。随着春天的离去,“药苗芳”暗示了寺庙周围可能种植着草药,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室里从人问,吟边与世忘”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斋吟咏中的状态,对外界纷扰暂时忘却,只有内心的宁静和对诗歌的热爱。最后一句“一身全是道,头白有何妨”,诗人以超脱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白发,认为修行之道重于外在的岁月流逝,体现了他的内心修为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薛师石在寺庙生活的禅意与淡泊,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